[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荧光效果的红色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9759.8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6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文娟 |
主分类号: | C03C8/20 | 分类号: | C03C8/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006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荧光 效果 红色 釉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釉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荧光效果的红色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行业非常注重采用先进的釉料技术,国内已经出现一大批专业性很强的陶瓷釉料和陶瓷熔块、色料公司陶瓷产品中所用的釉料越来越丰富多样,目前多数陶企使用的釉料产品,类别与用途可以大致分类如下:1、铅釉和无铅釉;2、生料釉与熔块釉;3、一次烧成或二次烧成用釉;4、瓷砖,餐具,卫生陶瓷与电瓷用釉;5、按施釉方法划分的浸釉、喷釉、浇釉;6、高温釉和低温釉;7、高膨胀釉和低膨胀釉;8、烧成气氛氧化焰、中性焰和还原焰;9、颜色釉与无色釉;10、透明釉与乳浊釉;11、光泽釉、无光釉、半无光釉或花纹釉等等。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荧光效果的红色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荧光效果的红色釉料,包括以下成分:碳酸钡、长石、骨粉、重质碳酸钙、二氧化钛、二苯乙烯衍生物、蒙脱石和高岭土。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荧光效果的红色釉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碳酸钡 6-12%
长石 10-15%
骨粉 15-25%
重质碳酸钙 3-5%
二氧化钛 0.5-1%
二苯乙烯衍生物 0.05-0.1%
蒙脱石 2-6%
高岭土 余量。
优选的,所述的蒙脱石为铁蒙脱石。
所述的铁蒙脱石为利用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性能,进行改型处理,将钙蒙脱石改造而成。
优选的,所述的二氧化钛为纳米级二氧化钛。
一种具有荧光效果的红色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原料加水配制成釉料的浆料,并将素胎浸入釉料的浆料中施釉,取出后晾干,然后将其放入窑内;
B、控制窑内温度在室温升高至150-180℃,并保持温度2-3h并不断通入空气;
C、在30min内迅速升温至1200℃,保持温度4-6h;
D、在8-12h内缓慢将窑温降低至60-80℃,将陶瓷取出,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放入窑内时,素胎表面的釉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10%。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的具有荧光效果的红色釉料,包括以下成分:碳酸钡、长石、骨粉、重质碳酸钙、二氧化钛、二苯乙烯衍生物、蒙脱石和高岭土。本发明通过特殊的原料和制备方法,将陶瓷的釉料固定为红色,同时制备过程中,无需进行调温操作,保持1200℃的温度,操作简单,重复效果好;加入二苯乙烯衍生物,具有非常好的荧光效果;采用铁蒙脱石,由于其特殊的层状结构,不但颜色更具层次感,而且光泽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荧光效果的红色釉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碳酸钡 10%
长石 12%
骨粉 18%
重质碳酸钙 4%
二氧化钛 0.7%
二苯乙烯衍生物 0.08%
蒙脱石 5%
高岭土 余量。
所述的蒙脱石为铁蒙脱石,所述的铁蒙脱石为利用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性能,进行改型处理,将钙蒙脱石改造而成。
一种具有荧光效果的红色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原料加水配制成釉料的浆料,并将素胎浸入釉料的浆料中施釉,取出后晾干,然后将其放入窑内;
B、控制窑内温度在室温升高至170℃,并保持温度2.5h并不断通入空气;
C、在30min内迅速升温至1200℃,保持温度5h;
D、在10h内缓慢将窑温降低至70℃,将陶瓷取出,即可。
所述的步骤A中,放入窑内时,素胎表面的釉料的含水量控制在8%。
实施例2:
一种具有荧光效果的红色釉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碳酸钡 6%
长石 15%
骨粉 15%
重质碳酸钙 5%
二氧化钛 0.5%
二苯乙烯衍生物 0.05%
蒙脱石 2%
高岭土 余量。
所述的二苯乙烯衍生物粒径为10-50μm。
所述的蒙脱石为铁蒙脱石,所述的铁蒙脱石为利用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性能,进行改型处理,将钙蒙脱石改造而成。
一种具有荧光效果的红色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文娟,未经周文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97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