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同轴电缆法布里‑珀罗干涉传感的智能钢绞线、制备方法及其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8333.0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1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智;焦彤;刘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24 | 分类号: | G01L1/24;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同轴电缆 法布里 干涉 传感 智能 钢绞线 制备 方法 及其 监测 | ||
1.一种基于同轴电缆法布里-珀罗干涉传感的智能钢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钢绞线包括CCFPI传感器(1)、高延性金属箔片(2)、FRP-CCFPI智能筋(3)和钢绞线外丝(4),至少一层高延性金属箔片(2)包裹在FRP-CCFPI智能筋(3)表面,FRP-CCFPI智能筋(3)与钢绞线外丝(4)捻线成型,FRP-CCFPI智能筋(3)位于钢绞线外丝(4)中间,CCFPI传感器(1)贯穿于FRP-CCFPI智能筋(3)内并从两端穿出;
所述的CCFPI传感器(1)为直径为0.3-0.9mm的同轴电缆(5),其上设有n≥2个反射点(6);反射点(6)处同轴电缆(5)外套装有金属套管(7),反射点(6)通过挤压金属套管(7)变形而成;同轴电缆(5)一端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另一端连接负载;挤压反射点(6)处的金属套管(7),挤压变形越大反射点的反射系数越大,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观察反射点的反射系数,控制各个反射点(6)的反射系数保持一致;定义CCFPI传感器(1)的相邻两个反射点间的区段为单标距,所有反射点构成的区段为CCFPI传感器(1)的传感段。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轴电缆法布里-珀罗干涉传感的智能钢绞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制作FRP-CCFPI智能筋(3)
将CCFPI传感器(1)与浸润环氧树脂的纤维一起送入拉拔模具,通过挤拉成型工艺制作成内部贯穿有CCFPI传感器(1)的FRP-CCFPI智能筋(3);其中,FRP-CCFPI智能筋(3)的长度大于钢绞线外丝(4)的长度;
B.制作FRP-CCFPI智能钢绞线
在FRP-CCFPI智能筋(3)表面包裹一层以上高延性金属箔片(2),用FRP-CCFPI智能筋(3)替换钢绞线的中丝,即为FRP-CCFPI智能钢绞线。
3.用基于同轴电缆法布里-珀罗干涉传感的智能钢绞线FRP-CCFPI智能钢绞线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单标距CCFPI传感器应变测量方法
1)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得CCFPI传感器(1)频域S11反射频谱,首先对S11反射频谱进行线性调频Z逆变换或傅里叶逆变换,得到CCFPI传感器(1)的时域信息;然后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时域门选通功能选取相邻两个反射点,再通过线性调频Z变换或傅里叶变换将选通后的时域信号转换到频域,得到CCFPI传感器(1)的相邻两个反射点的干涉频谱;
2)选取干涉频谱上的某谐振频点作为监测频点,追踪监测频点的偏移量,根据公式ε=Δfm/fm,则解算出应变值;
其中,Δfm为第m个谐振频点偏移量,fm为第m个谐振频点;
B.CCFPI传感器(1)分布式应变测量方法
CCFPI传感器(1)分布式应变测量方法是基于步骤A中S11反射频谱的时频转换算法和应变解算方法实现的,通过改变时域选通门位置实现单标距的切换,时域选通门依次移动并循环往复进而实现CCFPI传感器所有标距的应变解算;
C.智能钢绞线的分布式应变测量方法
通过锚具固定智能钢绞线两端于工程中,对智能钢绞线监测时,由内嵌的CCFPI传感器(1)测得的应变值得到FRP-CCFPI智能筋(3)的轴向应变分布,钢绞线外丝(4)在锚固张拉过程中发生扭转,使FRP-CCFPI智能筋(3)与钢绞线外丝(4)之间的握裹力大大增强,从而构件整体协同变形,FRP-CCFPI智能筋(3)感知的应变即为钢绞线的应变,进而得到钢绞线的内力全分布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83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