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桐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7843.6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6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吕成群;李昆龙;吕世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桐 植物 组织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是一种泡桐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泡桐为玄参科泡桐属落叶乔木树种,原产我国北纬20°-40°,东经98°-125°范围内的23个省(区),是一个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绿桐1号”是自然杂交的泡桐新品种,于2016年获国家林业局保护植物新品种授权(新品种授权证号:20160153)。“绿桐1号”植物学特征具有生长迅速、干形通直、枝下树干高、适应性强的特点。5年采伐期时的树高达16-18m,胸径28-30cm,单株材积达0.7m3-0.8m3。“绿桐1号”适应性强,在我国北至新疆、黑龙江、河北,南到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建立了试验示范林,在各地都表现出优良的生长性状,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木材的木纤维含量高,抗压、抗弯、抗风能力强,用途广泛,是刨花板、纤维板、造纸等的优良原料用材,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最快捷有效且育苗成本低的方法是建立“绿桐1号”泡桐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迅速提高“绿桐1号”生产力。
目前,泡桐属树木的组织培养技术已有较多的报道,如白花泡桐、“桐优1号”、“泡桐9501”、“豫杂一号”等泡桐品种的无性系组培技术,但泡桐新品种“绿桐1号”的组培技术尚未有公开报道。利用现代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建立现代化的育苗生产基地,不仅能大大加快繁殖速度,使苗木的质量均衡一致,更适合规范化管理,走向育苗产业化。推广应用新品种“绿桐1号”,实现人工林栽培树种多样化及国家木材战略核心储备基地建设目标和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其意义重大。因此,提供一种从芽的诱导、增殖培养、生根诱导整个阶段具有较好快繁效果的组织培养方法,生产优质经济苗木,是推广应用营造“绿桐1号”速生丰产林,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桐新品种“绿桐1号”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能够在培养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不定芽分化率、增值系数和生根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泡桐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选择及无菌处理
选取泡桐新品种“绿桐1号”植株幼苗茎段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2-3小时,剪去叶片,在蒸馏水冲洗,置超净工作台内,用75%酒精浸泡30-60秒,倒去酒精,无菌水清洗3-5次,然后用0.1%氯化汞溶液处理5-7分钟,倒去氯化汞液,用无菌水清洗3-5次,将外植体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在无菌条件下将消毒好的外植体自顶芽从上往下剪取带顶芽段、第二茎段,每段1.0-1.5厘米带1个茎节;
(2)、丛生芽诱导培养
将经过无菌处理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组织诱导丛生芽,培养周期:15-30天,培养温度:20-28℃,光照培养时间:10-14小时/天,光照强度:2000-3000lux;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蔗糖10-30g/L+琼脂6-8g/L+NAA 0.1-0.5mg/L+6-BA 1.0-5.0mg/L,pH值为5.0-7.0;
(3)、增殖培养
将诱导出的丛生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获得足够的有效苗,培养周期:15-30天,培养温度:20-28℃,光照培养时间:10-14小时/天,光照强度:2000-3000lux;所述的继代培养基为:MS培养基+蔗糖10-30g/L+琼脂6-8g/L+NAA 0.1-0.5mg/L+6-BA 1.0-5.0mg/L,pH值为5.0-7.0;
(4)、生根诱导:
将增殖培养获得的有效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获得完整无菌苗,培养周期:20-30天,培养温度:20-28℃,光照培养时间:10-14小时/天,光照强度:2000lux;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MS培养基+蔗糖10-30g/L+琼脂6-8g/L+NAA 0.1-0.5mg/L+IBA 0.1-0.5mg/L,pH值为5.0-7.0。
所述在无菌条件下将消毒好的外植体剪成1.0-1.5厘米带1个茎节的小段是指将消毒好的外植体自顶芽从上往下剪取带顶芽段、第二茎段,每段1.0-1.5厘米带1个茎节。
作为优选,丛生芽诱导培养周期15-20天,增殖培养周期15-20天,生根培养培养周期10-20天。
除另有说明外,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各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本发明突出的优点在于: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保持植物体的优良性状。
该方法易操作,生产成本低,不污染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7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用女生专用压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简洁健身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