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添加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66382.0 | 申请日: | 2017-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现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现道 | 
| 主分类号: | C10L9/12 | 分类号: | C10L9/12;C10L10/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3001 吉林省延边***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添加剂 缓冲剂 水溶性溶剂 过氧化氢 甘油 硅酸钠 硼砂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混合物 石灰粉 消石灰 燃料领域 燃烧装置 有效抑制 煤渣 保管 燃料 燃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添加剂,涉及燃料领域。本发明之燃料添加剂包含第一组合物和第二组合物,第一组合物由水溶性消石灰、过氧化氢和水组成,或由石灰粉、过氧化氢和水组成,或由水溶性消石灰和石灰粉的混合物、过氧化氢和水组成,第二组合物由硅酸钠水溶性溶剂、氢氧化钠、硼砂、甘油及缓冲剂组成,或由硅酸钠水溶性溶剂、氢氧化钾、硼砂、甘油及缓冲剂组成,或由硅酸钠水溶性溶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混合物、硼砂、甘油及缓冲剂组成。本发明燃料添加剂易于长期保管,形态较稳定,使燃料的初燃更加容易,使燃烧更加充分,有效抑制有毒气体的产生,防止煤渣的产生,延长燃烧装置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领域,特别是一种燃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燃煤中含有少量的挥发性物质和固定碳、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等大量的灰分,木材及其加工剩物、农作物及其加工剩物、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各类可燃废弃物燃烧效率低,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尘。燃煤产生的煤渣多于矿物油。燃煤或各类可燃废弃物燃烧时,在锅炉或燃烧炉内沉积大量残渣和灰分,形成结块,导致锅炉运行不畅,加之燃烧不充分,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气体和灰尘,造成大气污染。
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各种燃料添加剂,试图促进燃煤或各类可燃废弃物在燃烧炉或锅炉内的燃烧,减少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灰分、泥渣等污垢,改善热效率低下的不足,增强燃烧效率。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一种燃料添加剂由硼砂、过氧化氢、三乙醇胺、氧化锌、二氧化锰和水溶性聚乙烯醇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该燃料添加剂能有效抑制重油、煤用燃烧炉中炉渣的产生,提高燃烧效率,在燃烧炉内壁形成金属膜,防止腐蚀,从而延长燃烧炉的寿命。但是,由于使用稳定剂三乙醇胺和金属氧化物氧化锌、二氧化锰,燃料燃烧后,炉渣结块结焦在炉壁上,难以去除。
另一种市面上的燃料添加剂由胺类稳定剂、过氧化氢、氢氧化钠、硼砂组成,旨在防止和去除、炉渣及泥渣,提高燃烧、热效率和去污净化效果。但由于在强碱条件下搅拌过氧化氢,如长期存放,形状发生改变,无法有效抑制煤渣的产生,而且它只是提供低温(180℃)下的初生态氧,在煤的起燃点400℃至600℃,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还一种市面上的燃料添加剂组合物由含有甘醇的水溶性溶媒、含有氢化硼和硼砂的助燃剂、硅烷类稳定剂、碱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组成的。虽然具有抑制粉尘、一氧化碳的产生,防止生成炉渣和煤渣的作用,但是因含有大量粉饼,长期存放,会发生沉淀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燃料添加剂的上述诸多问题。在燃煤或高粘度船用油、木材及其加工剩物、农作物及其加工剩物、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各类可燃废弃物中加入本发明的燃料添加剂,能够促进燃料的完全燃烧,减少粉尘、一氧化碳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增强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炉腔或底部产生的炉渣和煤渣。同时本发明的燃料添加剂形状稳定,可长期保管。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之燃料添加剂,包含第一组合物和第二组合物。
第一组合物由水溶性消石灰、过氧化氢和水组成,或由石灰粉、过氧化氢和水组成,或由水溶性消石灰和石灰粉的混合物、过氧化氢和水组成。在第一组合物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水溶性消石灰、石灰粉或二者的混合物占1%~40%,过氧化氢占0.01%~8%,水占1%~30%。
第二组合物由硅酸钠水溶性溶剂、氢氧化钠、硼砂、甘油及缓冲剂组成,或由硅酸钠水溶性溶剂、氢氧化钾、硼砂、甘油及缓冲剂组成,或由硅酸钠水溶性溶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混合物、硼砂、甘油及缓冲剂组成。缓冲剂为碳酸氢钠、氨水或二者的混合物。
在第二组合物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硅酸钠水溶性溶剂占15%~85%,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二者的混合物占3%~65%,硼砂占1%~35%,甘油占0.01%~20%,缓冲剂占0.51%~25%,缓冲剂中,碳酸氢钠占0.5%~20%,氨水占0.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现道,未经李现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6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