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植物病毒钝化防治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5760.3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6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袁强;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强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N63/02;A01N63/00;A01P21/00;A01P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63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植物 病毒 钝化 防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微生物植物病毒钝化防治剂。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病种类多,分布广,对粮食作物、观赏植物、蔬菜、林木、中草药等都有感染危害,病毒感染植物后,对植物细胞的影响与动物病毒一样,会打乱植物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使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遭到破坏,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据统计,每年由于病毒病的危害,全世界的粮食损失为200亿美元。
病毒通常造成退绿、矮化、畸形等症状。病毒引起粮食作物的病毒病有水稻矮化病、小麦黄矮病、玉米矮化叶、马铃薯退化病等。就小麦黄矮病来说,该病害曾一度限制我国北方小麦的生产,春小麦籽粒秕瘦,冬小麦越冬死亡。经济作物如蔬菜、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甜菜等也常常遭受病毒的侵害。大豆是东北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由于发生大豆花叶病,使千粒重减少,产量降低,油脂量减少,影响了大豆的出口创汇。另外植物病毒还为害果树、花卉、药材和林木。由于病毒是专性寄主生物,至今仍缺乏具有选择性的高效治疗药剂,使病毒病日益严重,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一类重要病害。
为了有效的防治病毒病,专家们采用了各种防治措施,目前植物病毒病防治方法有作物轮作,选育抗病毒品种,防治传毒媒介,弱毒株系交叉保护等。
目前防治植物病毒病害的药剂种类并不多,主要成分多为盐酸吗啉胍、三氮唑核甘、乙酸铜、氨基寡糖素、宁南霉素等单制剂及其混配剂。效果不理想,有些产品的污染也限制了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发酵技术将豆粉、水溶淀粉等加入黑曲霉、米曲霉进行发酵,发酵时加入单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稀土,含有氮的尿素等配置而成的一种微生物植物病毒钝化防治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微生物植物病毒钝化防治剂,由下列组分及重量百分比组成:
复合微生态制剂部分10-30%
单糖5-10%
磷酸二氢钾2-5%
硫酸锌8-15%
稀土1-2%
尿素1-5%
其余部分为纯净水31-72.5%
优选组份配伍:
复合微生态制剂部分30%
单糖10%
磷酸二氢钾6%
硫酸锌10%
稀土2%
尿素3%
其余部分为纯净水39%
复合微生态制剂为液体
优选组分:复合微生态制剂、单糖、水杨酸、硫酸锌、稀土。
一种微生物植物病毒钝化防治剂,其中所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部分包括:黑曲霉、米曲霉、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单糖部分包括葡萄糖、蔗糖等:
水杨酸为医用阿司匹林原药:
磷酸二氢钾为食品级磷酸二氢钾;
硫酸锌为饲料用或医用硫酸锌:
稀土为农业用镧系元素硒元素组合稀土;
尿素为农业级46.4%尿素。
复合微生态制剂部分20%,其中乳酸菌剂12%、酵母菌剂4%、芽孢杆菌2%、双歧杆菌1%、黑曲霉1%、米曲霉2%。
本发明是一种微生物制剂,低毒、高效、无残留,对植物多种病毒病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具有预防和治疗植物病毒病的作用以及调节和促进作物生长的功能。
一般药理作用1:抗病毒作用,对干扰素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达到抗病的目的。
2: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对病毒有直接抑制和杀灭作用,能抑植物病毒在寄主细胞中对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的复制作用。
3: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4:促生长作用。发酵后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可增加营养促进生长。
一般情况下不受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在天气高温情况下也能表现非常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微生物植物病毒钝化防治剂,由下列组分及重量百分比组成:
复合微生态制剂部分10-30%
单糖5-10%
磷酸二氢钾2-5%
硫酸锌8-15%
稀土1-2%
尿素1-5%
其余部分为纯净水31-72.5%
优选组份配伍:
复合微生态制剂部分30%
单糖10%
磷酸二氢钾6%
硫酸锌10%
稀土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强,未经袁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57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蚊虫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植物源农药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