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干化传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5601.3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3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乔丙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丙年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B65G3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汤婷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干化 传送装置 污泥干化 传送方向 传送装置结构 热量利用率 错开设置 新型污泥 起始端 污泥 多层 内置 传送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传送装置。该污泥干化传送装置,包括干化箱体,所述干化箱体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层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在传送方向错开设置,所述传送带的传送起始端在传送方向突出于其上的传送带。本新型污泥干化传送装置结构简单,内置多层传送带,使塑性污泥在干化箱体内进行多次干化,提高热量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泥干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干化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是对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干化,一般包括直接热干化和间接热干化的方式。其中:直接热干化是热对流干化技术的应用。热介质加热后进入干化机中与污泥直接接触混合,污泥升温,水分蒸发。在此过程中热介质与污泥直接接触而受到污染,排出的废蒸汽及废水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排放。这种干化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热能无法回收利用,热能浪费严重;(2)尾气排放量大,增加二次污染。其他间接热干化方式也一般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间接干化设备采用单通道设计,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2)湿污泥在干化过程中减量化程度较大,单通道干燥机尾段常出现污泥体积急剧减少的情形,尾段热空气比例增加。因筒内需为微负压环境将筒内的水蒸汽抽出处理,尾段带走的多余热空气导致了热能的浪费,热能利用率低;(3)污泥在干化过程中,单通道设计使得干化进程中筒内各部分水蒸汽浓度变化不大导致污泥的干化效率不高。故此需要提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干化传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传送装置,包括干化箱体,所述干化箱体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层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在传送方向错开设置,所述传送带的传送起始端在传送方向突出于其上的传送带。
优选的,在上述的污泥干化传送装置中,所述干化箱体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内设有搅拌叶。
优选的,在上述的污泥干化传送装置中,所述干化箱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入料口对角设置,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输送装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污泥干化传送装置中,所述干化箱体顶部设有若干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等间距阵列设置,所述若干进风口相互连通。
优选的,在上述的污泥干化传送装置中,所述干化箱体底部设有出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新型污泥干化传送装置结构简单,内置多层传送带,使塑性污泥在干化箱体内进行多次干化,提高热量利用率,多层传送带实现迂回传送,减小该装置的整体体积,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污泥干化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污泥干化传送装置,包括干化箱体10,干化箱体10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层传送带20,传送带20在传送方向错开设置,传送带的传送起始端在传送方向突出于其上的传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丙年,未经乔丙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5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干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油废弃物的热相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