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档位调节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5435.7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8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厅;吕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F16H63/42;B25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菅秀君 |
地址: | 2016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档位 调节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档位调节装置及方法,优化了档位调节装置的结构,通过转动旋钮带动第一调节单元和/或第二调节单元沿着滑杆的延伸方向直线往复运动,实现了多用途电动锤钻锤钻档、钻档和锤档的切换,达到了在不同档位之间切换时档位自动复位的目的,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档位调节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机械加工或者建筑施工中,经常需要使用手持电动设备来完成锤、钻或者锤钻功能,随着多功能电动锤钻的出现,其通过档位调节装置在锤、钻和锤钻档位之间切换,进而实现锤、钻或者锤钻功能,多功能电动锤钻以其功能多样、携带方便的优点极大地满足了使用者的日常需求。
现有的多功能电动锤钻装置零部件较多,弹性零件受力不均匀,易出现磨损,影响整机寿命;而且无法实现档位调节后自动复位,容易出现档位卡死的现象,影响整机的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档位调节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功能电动锤钻档位调节装置无法自动复位的技术问题,同时精简部件,达到了优化整体结构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档位调节装置及方法,用于调节多功能电动锤钻的档位,所述档位调节装置包括:滑杆、旋钮、离合器和用于带动所述离合器沿着所述滑杆延伸方向直线运动的第一调节单元及第二调节单元;
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具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具有一第二通孔;
所述滑杆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多功能电动锤钻固定连接;
所述旋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沿着所述滑杆的延伸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
可选的,所述档位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阻尼器具有一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阻尼器具有一第四通孔,所述滑杆依次贯穿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多功能电动锤钻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尼器在所述第一通孔处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阻尼器在所述第二通孔处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尼器远离所述旋钮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阻尼器远离所述旋钮的一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旋钮包括旋转体和用于指示档位状态的旋钮壳体,所述旋钮壳体与所述旋转体连接,所述旋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之间,所述旋钮壳体旋转带动所述旋转体转动,转动所述旋转体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或所述第二调节单元沿着所述滑杆的延伸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
可选的,所述旋转体包括连接臂和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为倒置的“L”形,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旋钮壳体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臂的一边连接,所述旋转臂与所述连接臂连接的一边与所述连接臂垂直。
可选的,所述旋钮壳体用于带动所述连接臂旋转,所述连接臂能够以其轴线旋转,所述连接臂自转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旋转臂旋转。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分别具有用于带动所述离合器沿所述滑杆延伸方向直线运动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都与所述离合器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离合器为圆柱形,所述圆柱形具有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都朝向远离所述离合器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离合器还具有一凸台,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离合器在其延伸方向的中点,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分别设置于所述凸台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阻尼器和/或所述第二阻尼器为弹簧、液压缓冲器和/或气压缓冲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锐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5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器选档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槽底微造型设计的干气密封开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