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拖多空调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4537.7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8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华;郑学利;陈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26673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拖多 空调器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一拖多空调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同步一拖多空调器是采用一台室外机连接多台室内机的空调器,主要是面向展厅、开放式办公室等需要多个室内机同时开关且工作在同样的模式下的场合。
目前的多联机空调器也可以实现同步开关,但是这种多联机控制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拖多空调器控制方法,降低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一拖多空调器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控制器、室外机、多个室内机,其中一个室内机为室内主机,其余室内机为室内从机,所述控制器通过室内主机与室外机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通讯总线分别与每个室内从机连接;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给室内主机,经室内主机发送至室外机,控制室外机和室内主机运行;
(2)控制器读取室外机、室内主机的运行状态,控制各个室内从机的运行,使得各个室内从机的运行状态与室内主机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给室内主机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具有设定数量的室内从机通讯正常;
若是,则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给室内主机。
又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是否具有设定数量的室内从机通讯正常,具体包括:
控制器向通讯总线发送广播命令,根据接收到的应答命令获得通讯正常的室内从机的数量;
判断通讯正常的室内从机的数量与设定数量是否相同。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室外机和室内主机运行,具体包括:
获取各个室内机的环境温度;
获得环境温度大于目标温度的室内机数量,并计算该数量与需要运行的室内机总数量的比值;
判断该比值是否超过设定比值;
若是,则控制室外机压缩机降频;
若否,则控制室外机压缩机升频。
再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室外机和室内主机运行,具体包括:
获取各个室内机的盘管温度;
获取所有盘管温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
判断差值是否大于设定差值;
若是,则控制室外机、室内主机停机。
优选的,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开关机、工作模式、风机转速、室外机能力。
进一步的,室外机接收到控制信号后,解析控制信号中的室外机能力,并判断解析出的室外机能力是否超过室外机自身能力;若是,则报警提示,并停机。
又进一步的,所述运行状态包括开关机、工作模式、风机转速、除霜状态、压缩机频率。
优选的,所述设定比值为1/2~2/3。
优选的,每个室内从机均通过各自的接口盒与通讯总线连接,通过接口盒上的拨码开关设置室内从机地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一拖多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给室内主机,经室内主机发送至室外机,控制室外机和室内主机运行;控制器读取室外机、室内主机的运行状态,控制各个室内从机的运行,使得各个室内从机的运行状态与室内主机相同,实现整个空调器工作在相同的状态下;因此,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室内从机无需和室外机直接通讯即可获得室外机的运行状态,控制简单;通过一个控制器即可控制各个室内机的运行,各个室内从机始终跟随室内主机的运行状态,各个室内从机的运行状态与室内主机相同,实现同步控制;而且,本实施例的室外机采用一台普通的单元机室外机即可,无需重新开发新的室外机,即一台普通的单元机室外机就可以达到多联机室外机的效果,降低了成本。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一拖多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一拖多空调器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图2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图2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4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