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线路换乘地铁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4077.8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廖国才;王孟林;乔春江;李政;刘晓慧;焦苍;郝长生;宋顺龙;刘国生;盖文;张舵;易领兵;宋鹏飞;唐可;喻天金;奚正巧;时亚昕;张培胜;刘辉;龙宇;曾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42257 武汉大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杨松<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换乘 地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线路换乘地铁站,包括站厅层、地下第一层、地下第二层、地下第三层,其中,站厅层、地下第一层、地下第二层、地下第三层从地面往地下依次布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进出站的乘客进行分流,提高了地铁站应对大客流的能力,也避免出现地铁站进站排队时间长,人员拥堵的情况,另外,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这种布置结构能够让乘客快速的出站,降低了人群疏散的压力,保证地铁站能够快速、稳定的输送客流量,方便乘客的出行,方便乘客换乘不同线路的地铁,换乘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线路换乘地铁站。
背景技术
建设轨道交通网的目的是保障市民出行的畅通和快捷,为乘客提供安全、方便与舒适的环境。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大,换乘站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轨道交通效率和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
目前具备多条线路换乘的地铁站由于分流能力差,在碰到大客流时乘客进出站排队时间长,导致地铁站会出现瘫痪或拥堵的情况,不仅影响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而且也影响了乘客的出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线路换乘地铁站,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线路换乘地铁站,包括站厅层、地下第一层、地下第二层、地下第三层,站厅层包括第一进出站通道、第二进出站通道、两个第一进出站平台、第二进出站平台、第三进出站平台;第二进出站平台、第三进出站平台、两个第一进出站平台上均设有安检区和闸机安装区;第一进出站通道、第二进出站通道分别设置在第三进出站平台的两端;第二进出站平台架设在第三进出站平台上;的两个第一进出站平台相对的架设在靠近第二进出站平台的两端处;每个第一进出站平台均设有至少一组第一扶梯连接到地下第一层;第二进出站平台的两端均设有至少一组第二扶梯连接到地下第二层;第三进出站平台设有至少一组第三扶梯连接到地下第三层;地下第一层设有至少一组第四扶梯连接到地下第二层;地下第二层设有至少一组第五扶梯连接到地下第三层;地下第一层设有至少一组第六扶梯连接到地下第三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进出站平台、第二进出站平台、第三进出站平台,并且在每个进出站平台上设置安检区和闸机安装区,以及层与层或跨层之间设置扶梯和让各进出站平台通往不同的地下层,这样可以对进出站的乘客进行分流,提高了地铁站应对大客流的能力,也避免出现地铁站进站排队时间长,人员拥堵的情况,另外,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这种布置结构能够让乘客快速的出站,降低了人群疏散的压力,保证地铁站能够快速、稳定的输送客流量,方便乘客的出行,方便乘客换乘不同线路的地铁,换乘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少。
进一步,第二进出站平台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第一过渡段;第一过渡段远离第二进出站平台的一端与第一进出站通道或第二进出站通道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乘客进行分流,减缓地铁站碰到大客流时的压力。
进一步,第一过渡段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第二过渡段,第二过渡段远离第一过渡段的一端与第一进出站平台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乘客进行分流,减缓地铁站碰到大客流时的压力。
进一步,第二进出站平台通过若干支撑柱架设在第三进出站平台上;第二进出站平台的中部距第三进出站平台的表面的距离大于2.5m。
进一步,第一进出站平台通过若干支撑柱架设在第三进出站平台上;第一进出站平台的中部距第三进出站平台的表面的距离大于2.5m。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不阻碍乘客的通行。
进一步,每个第一进出站平台设有至少一组第七扶梯连接到第二进出站平台。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方便乘客更换进出站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4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