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从舱体上由外向内引孔的工装及其引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3268.2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8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万潮;贾伟峰;孙岳伟;刘昌东;李建华;傅毛根;董峰涛;武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舱体上 外向 内引孔 工装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从舱体上由外向内引孔的工装,它包括长方形铝片,长方形铝片的宽边处中心位置开有小孔,该小孔正对应舱体上的螺栓孔,用于从舱体上由外向内引孔,在长方形铝片的长边处,开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支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从舱体上由外向内引孔的方法,先将发动机舱上前端面的螺栓孔与长方形铝片上的小孔对齐,并用铅笔在油箱舱体上画出支架;然后将油箱舱与发动机舱对接,继续上引孔工装,对准油箱舱上的三角支架,确定螺栓孔在油箱舱上的位置;在油箱舱上的螺栓孔位置处划线定点,然后钻制初孔,然后将初孔扩大,最后用的螺钉将发动机舱与油箱舱对接。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钻孔精度,减少了反向引孔带来的孔位偏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装量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从舱体上由外向内引孔的工装。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从舱体上由外向内引孔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某型号产品装配时,在对油箱舱与发动机舱进行对接时,由于油箱舱后端面与发动机舱的对接处有无数处托板螺母的Φ5mm螺栓孔,因此需要从发动机舱前端面上的Φ5mm螺栓孔向油箱舱上引孔(并且是由内向外)。由于舱体内空间范围狭小,并且舱体呈现曲面状,使得工段人员在进行钻孔、螺接以及铆接时,无法操作,延缓了生产进度,并且如果操作不当,极易造成孔位偏差,造成产品的故障。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从舱体上由外向内引孔的工装,使在呈现曲面状的舱体上引孔过程中操作方便、使用简单,并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从舱体上由外向内引孔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用于从舱体上由外向内引孔的工装,它包括长方形铝片,所述长方形铝片的宽边处中心位置开有小孔,该小孔正对应舱体上的螺栓孔,用于从舱体上由外向内引孔,在长方形铝片的长边处,开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支架。
所述长方形铝片的长为140mm,宽为30mm;在距宽边10mm的中心位置处开有半径5mm的小孔;在长方形铝片的长边90mm处,开出一个底边为22mm、腰为15mm的等腰三角形支架。
一种用于从舱体上由外向内引孔的方法,其引孔的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发动机舱上前端面的螺栓孔与长方形铝片上的小孔对齐,确定长方形铝片上的三角形支架在油箱舱上的位置,并用铅笔在油箱舱体上画出支架;
(2)然后将油箱舱与发动机舱对接,继续上引孔工装,对准油箱舱上的三角支架,确定螺栓孔在油箱舱上的位置;
(3)在油箱舱上的螺栓孔位置处划线定点,然后钻制初孔,然后将初孔扩大,最后用螺钉将发动机舱与油箱舱对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引孔工装在生产中的使用与普通手动钻孔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钻孔精度,减少了反向引孔带来的孔位偏差:在反向引孔时,由于舱体的特殊构造(空间范围狭小,并且舱体呈现曲面状),使得操作人员在反向引孔时,极易将螺钉孔钻偏,从而引起产品的故障,造成审理,该引孔工装的“横空出世”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清晰的在舱体外部找准孔位,划定孔位中心线,从而进行舱段的装配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油箱舱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发动机舱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中段组合引孔原理图。
其中:1、长方形铝片,2、小孔,3、等腰三角形支架,4、发动机舱,5、螺栓孔,6、油箱舱,7、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3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抗震性能的柔性钻杆
- 下一篇:一种滑动式续装钻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