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提取车身接附点动刚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3204.2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1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袁守利;李永超;尹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提取 车身 附点 刚度 方法 | ||
1.一种自动提取车身接附点动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用Tcl/Tk程序语言编写好的自动提取车身接附点动刚度的分析计算程序,并集成在CAE分析后处理软件Hypergraph的二次开发接口中;
S2、在CATIA软件中整车坐标系下建立白车身几何模型;
S3、将白车身几何模型导入CAE分析前处理软件Hypermesh;
S4、对白车身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材料参数和属性赋予、连接建立、动刚度载荷工况设置;
S5、用Hypermesh软件自带的Optistruct求解器进行计算,求解得到结果文件;
S6、在CAE分析后处理软件Hypergraph中,调用Tcl/Tk程序语言编写的程序,按照提示选择动刚度模块、导入结果文件;
S7、用记事本定义要提取的一系列车身接附点的节点编号与名称的对应关系,生成Define文件;
S8、导入已定义好的Define文件,并运行程序;
S9、程序即可自动处理得到所有车身接附点的动刚度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提取车身接附点动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分析计算程序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S101、为车身所有激励点编写特定编号;
S102、建立定义文件,将编号与物理名称一一对应;
S103、将计算结果输入后处理插件;
S104、插件将自动获取各条响应曲线的横纵坐标值并储存;
S105、维持横坐标不变,将纵坐标的速度响应自动转化为动刚度响应;
S106、根据定义文件及激励点编号为每条曲线修改曲线名称及横纵坐标轴名称;
S107、在Hypergraph中生成包含完整信息的各条动刚度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32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