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资源重要程度的集群程序调度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62836.7 | 申请日: | 2017-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1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 发明(设计)人: | 耿世超;赵雪;王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G06F9/5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黄海丽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资源 重要 程度 集群 程序 调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资源重要程度的集群程序调度方法,该调度方法针对每个程序将资源按照对程序的重要程序排序,在查找节点时按照资源重要程度序列查找资源,从而保证多种类型的程序的性能。本发明避免了盲目的基于处理器资源和内存资源进行调度的缺点,保证了磁盘密集型、网络密集型程序的性能;对每个程序都按照不同的资源顺序查找执行环境,能够最大化发挥数据中心中资源的效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并行与分布计算,尤其是集群中程序的调度,特别涉及基于资源重要程度的集群程序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和用户与云服务运营商可以共赢的载体,随着网络访问非本地计算服务的增加,已经从概念走向成熟。但是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一般不足30%。而低资源利用率导致较低能效,2012年纽约时报的调查显示数据中心浪费大量能耗,只有总能耗的6%到12%用作了有效的计算。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为云计算运营商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从商业角度和学术角度都备受关注。
负载聚合(Workload Consolidation)是提高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负载聚合是把多个程序分配到一个计算节点上,从而使服务器结点节点提高计算、存储、磁盘I/O等资源的利用率,并可以关闭更多空闲节点以降低能耗开销。近期调查显示随着计算需求的增加,超过60%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会采用负载聚合。负载聚合可以在程序性能与系统资源利用率之间实现权衡。
当前数据中心运行多种多样的程序,如处理器密集型、磁盘密集型等等。然而,在数据中心当前通用的负载聚合方法是在做调度决策时只考虑处理器和内存资源,根据程序对这两种资源的占用实现调度,从而达到集群中处理器和内存资源的负载均衡。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程序对磁盘和网络带宽资源的占用容量,往往导致磁盘密集或网络带宽密集程序较低的性能。因此,需要一种更适用于数据中心的调度策略能够考虑处理器、内存、磁盘带宽、网络带宽等多种资源,保证各种特征的程序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资源重要程度的集群程序调度方法,该调度方法针对每个程序将资源按照对程序的重要程度排序,称这个序列为资源重要程度序列。在查找节点时按照资源重要程度序列查找资源,从而保证多种类型的程序的性能。
基于资源重要程度的集群程序调度方法,在实现调度时考虑处理器、磁盘读取、磁盘写入、内存和网络带宽五个资源,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资源采集:获取处理器、磁盘读取、磁盘写入、内存和网络带宽五个资源的空闲资源信息;
步骤(2):资源排序:首先,计算资源对程序重要程度;然后,对于任务队列中的每一个程序,按照资源对程序的重要程度对资源进行排序;得到每一个程序的资源重要程度序列;
步骤(3):调度:对于任务队列中的每一个程序,从资源重要程度序列中选取第一个资源,并为第一个资源查找若干个服务器节点;查找若干个服务器节点以所查找的服务器节点的空闲资源容量大于程序对第一个资源的占用容量为标准;
然后,从第一个资源已经查找出的服务器节点中,为第二个资源查找满足需求的服务器节点,同样,以所查找的服务器节点的空闲资源大于程序对第二个资源的占用容量为标准;
以此类推,直至序列中为最后一个资源查找出满足需求的服务器节点,将最后一个资源查找出的服务器节点存储到服务列表中;
程序执行的时候,直接从服务列表中选择服务器节点进行程序运行。
所述步骤(1)的步骤为:
步骤(101):获取服务器节点上处理器、磁盘读取、磁盘写入、内存、网络带宽五个资源的已使用容量;
步骤(102):利用处理器、磁盘读取、磁盘写入、内存、网络带宽五个资源各自的总容量,对应减去每个资源各自的已使用容量,得到每个资源的空闲资源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未经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28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