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卸料的冲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2359.4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6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瑞丰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2 | 分类号: | B21D45/02;B30B15/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谢建,王莎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卸料 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卸料的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现有的冲压模具包括定模、动模,动模的下端设置有冲头,定模的上端设置有与冲头相对应的凹槽,冲压模具中通常还会应用到模具导柱,模具导柱可以引导动模和定模之间的定位,使得安装更为快速,有效地提高了开模和合模的稳定性,应用十分广泛。冲压成模时,现基本上是靠人工将工件放置在定模上,冲压完成后,再通过人工将冲压工件拿走,操作麻烦,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冲压成模后通过人工卸料费时费力的缺陷,本发明特提供一种自动卸料的冲压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够自动卸料的冲压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推料机构、冲压模具以及接料座,冲压模具包括下模以及设置在下模上方的上模,下模内设置有顶料机构,所述接料座的上端面分别与两侧壁弧形过渡,接料座外设置有一层缓冲层。将工件放置在下模上,冲压后,顶料机构将把工件上顶,此时推料机构启动将把工件从水平面上推出,推出的工件将落在接料座上以便后续使用,本方案实现了自动卸料,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接料座的上端面与两侧壁间弧形过渡,与直线边界相比减小了与工件间的摩擦,避免划伤工件。推出的工件将快速地推入到接料座上,缓冲层的设置用于减缓工件与接料座间的碰撞力,避免工件破裂。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底座以及滑动设置在底座中的推动件。冲压后,推动件滑动将工件推出。推出后,推动件沿反方向滑回,并不影响冲压模具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件包括推板以及与推板连接的导柱,底座上设置有滑轨,导柱滑动设置在滑轨中,滑轨内的一侧设置有气缸A,气缸A的活塞杆与导柱的侧壁连接。在本方案中,气缸A的设置用于推动推板移动。
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推板的侧壁上设置有位置探测器,位置探测器与气缸A实现信号连接。当顶料机构将工件顶出,位置探测器探测到工件与推板位于同一水平面时将发送信号给气缸A,气缸A接收信号后将推动底座带动推板将工件推出。
进一步地,所述顶料机构为设置在下模内的气缸B。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气缸B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弧形球。在本方案中,弧形球的设置用于减小工件与活塞杆间的摩擦,便于推动。
进一步地,所述推板采用弹性材料。在本方案中,挡板采用弹性材料,在与工件接触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工件推出后速度太快飞出接料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工件放置在下模上,冲压后,顶料机构将把工件上顶,此时推料机构启动将把工件从水平面上推出,推出的工件将落在接料座上以便后续使用,本方案实现了自动卸料,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接料座的上端面与两侧壁间弧形过渡,与直线边界相比减小了与工件间的摩擦,避免划伤工件。推出的工件将快速地推入到接料座上,缓冲层的设置用于减缓工件与接料座间的碰撞力,避免工件破裂。
2、冲压后,推动件滑动将工件推出。推出后,推动件沿反方向滑回,并不影响冲压模具的正常使用。
3、在本方案中,气缸A的设置用于推动推板移动。
4、当顶料机构将工件顶出,位置探测器探测到工件与推板位于同一水平面时将发送信号给气缸A,气缸A接收信号后将推动底座带动推板将工件推出。
5、在本方案中,弧形球的设置用于减小工件与活塞杆间的摩擦,便于推动。
6、在本方案中,挡板采用弹性材料,在与工件接触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工件推出后速度太快飞出接料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能够自动卸料的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推料机构,2-冲压模具,3-接料座,4-下模,5-上模,6-顶料机构,7-缓冲层,8-底座,9-推板,10-导柱,11-滑轨,12-气缸A,13-位置探测器,14-弧形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瑞丰锻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瑞丰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2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