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室外工况条件的环境舱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1840.1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戚新秋;张忠斌;王子晨;黄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室外 工况 条件 环境 | ||
1.一种模拟室外工况条件的环境舱,其特征在于,该环境舱包括围护结构(1)、设置在所述围护结构(1)内的第一送风静压空间(2)、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3)、测试间(4)、变截面回风静压空间(5)、第二空气处理机组(7)、设置在围护结构(1)外部一侧的第一空气处理机组(6);所述第一送风静压空间(2)位于围护结构(1)内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3)为沿围护结构(1)侧面并紧邻第一送风静压空间(2)设置的U型空间,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与所述顶板连接的阶梯状板(32)、与第一送风静压空间(2)连接的外侧隔板和位于U型空间内侧的三块隔板;所述测试间(4)由所述位于U型空间内侧的三块隔板、双坡屋顶状的顶盖和围护结构(1)的一个侧面围成;围护结构(1)内位于第一送风静压空间(2)、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3)、测试间(4)上方的空间即构成变截面回风静压空间(5);
所述第一送风静压空间(2)通过隔板上设置的送风门(22)与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3)相通,所述测试间(4)通过隔板上设置的送风铝合金百叶窗(31)与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3)相通,通过双坡屋顶状顶盖上的回风铝合金百叶窗(52)与变截面回风静压空间(5)相通;所述第一空气处理机组(6)通过围护结构(1)侧面上设置的送风口(21)与第一送风静压空间(2)连通,通过围护结构(1)侧面上设置的回风口(51)与变截面回风静压空间(5)相通;所述第二空气处理机组(7)处于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3)内部,设置在测试间(4)的一侧隔板上并将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3)和测试间(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室外工况条件的环境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状板(32)包括交替放置的三块水平导流板和三块倾斜导流板,沿着送风口(21)指向测试间(4)方向,三块水平导流板的高度分别为4400~4500mm、3400~3500mm与2000~2100mm,长度均为1000~11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室外工况条件的环境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间(4)的双坡屋顶状顶盖的斜坡倾斜角度为50°~60°,顶盖顶部距围护结构(1)顶部的距离为100~150mm,所述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3)的水平顶板距围护结构(1)顶部的距离为600~650mm。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模拟室外工况条件的环境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间(4)的隔板上设置四个不同疏密的送风铝合金百叶窗(31),沿着送风口(21)向测试间(4)方向的通风率分别为30~35%、35~40%、40~45%与45~50%,两相邻送风铝合金百叶窗(31)之间的距离为200mm~300mm,所述送风铝合金百叶窗(31)宽度均为1000mm,高度均为1200~1600mm。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模拟室外工况条件的环境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间(4)顶盖上的每个斜坡设置6个回风铝合金百叶窗(52),分为上下两层,上下层回风铝合金百叶窗的通风率分别为45~50%与40~45%,每个斜坡同层中两相邻回风铝合金百叶窗(52)的距离为300~350mm,每个斜坡相邻两层回风铝合金百叶窗(52)的距离为500~600mm,所述回风铝合金百叶窗(52)宽度均为1000mm,高度均为600~650mm。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模拟室外工况条件的环境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截面送风静压空间(3)上设有送风铝合金百叶窗(31)的隔板与围护结构(1)侧面的间距为600~800mm;所述送风门(22)的宽度为600mm,高度为1700~1800mm,所述送风门(22)与围护结构(1)侧面的间距为250~300mm,送风门(22)与送风口(21)的水平距离为700~8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18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