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58795.4 | 申请日: | 2017-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及其 背光 模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第一反射片、光学膜片组、胶框、光源,第一反射片位于导光板与背板之间,光学膜片组和胶框分别位于导光板的上方,胶框环绕光学膜片组设置,胶框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面开设有凹槽,光源设置于凹槽中,导光板包括与光源正对的出光面、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及连接于出光面与底面之间的侧面,侧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背光模组还包括由第一反射片沿侧面弯折延伸出的第二反射片。将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上方,通过第二反射片将光源发出的光反射进导光板中,从而避免了导光板发生位移或者受热膨胀而损坏光源,增加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平面显示装置已经广泛地被应用在各种领域,尤其是液晶显示装置,因其有轻巧,省电且省空间等优点取代了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但液晶显示作为一种被动显示技术,需要光线穿透液晶层,人眼才能观察到液晶层的图像字符信息,其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背光模组的亮度、色度、发光均匀性能指标。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一般采用光源侧边入光结构,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板一侧入射,光线在其底面和顶面间多次反射后经顶面射出。在侧边入光结构中,光源正对导光板,与导光板保持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一般取0.3mm,这种侧边入光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导光板发生位移容易撞击发光单元,造成碎屑污染背光模组,严重地,造成发光二极管(LED)损坏;(2)在高温、高湿环境或者测试中,导光板由于受热膨胀会与发光单元接触,导致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接触的部分在高温下被熔融,形成单点漏光(hot spot)。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能够避免导光板在发生位移或者受热膨胀时损坏发光单元的现象,增加了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第一反射片、光学膜片组、胶框、光源,所述第一反射片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光学膜片组和所述胶框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上方,所述胶框环绕所述光学膜片组设置,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导光板包括与所述光源正对的出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及连接于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由所述第一反射片沿所述侧面弯折延伸出的第二反射片。
为了提高光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包括位于所述凹槽中间的LED灯条,所述LED灯条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反射片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条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反射片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的中心。
为了保护光源,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沿垂直于所述出光面上的高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光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胶框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面的第三反射片,所述第三反射片位于所述胶框靠近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的下扩散片、棱镜片、上扩散片。
为了提升整个液晶显示器的稳固性,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片下方的底板及由所述底板朝向所述胶框弯折延伸出的侧板,所述胶框背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朝向所述侧板延伸出一凸部,所述凸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侧板的上表面贴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87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量子点获得白光光谱的发光方法及其发光装置
- 下一篇:背光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