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成品率的植物造粒方法及其所制颗粒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8785.0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9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何沛;凌军;向能军;刘志华;杨光宇;王晋;韦克毅;申钦鹏;刘春波;朱瑞芝;司晓喜;张凤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14 | 分类号: | A24D3/1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于洪 |
地址: | 65023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品率 植物 方法 及其 颗粒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成品率的植物造粒方法及其所制颗粒与应用,属于卷烟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存放的块状植物材料进行回潮处理后,进行一次切片,再进行一次回潮后,进行二次切片并筛分收集所需粒径范围的颗粒,将超出所需粒径范围的大颗粒再次切片,并筛分收集所需粒径范围的颗粒,最后对两次收集到的所需粒径范围内的颗粒进行低温干燥,即得到植物颗粒材料。该方法对植物材料的处理强度低,成分损失很小,产品成品率高,能够大幅度提高成品率,较少原料浪费,降低成本,并且不外加粘合剂,不影响感官品质,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成品率的植物造粒方法及其所制颗粒与应用。
背景技术
滤嘴作为吸烟者与主流烟气之间的桥梁,不仅能滤除烟气中的部分有害成分,而且在卷烟上接装滤嘴,可以有效截留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总粒相物,降低焦油含量,减少烟气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危害。
随着消费者对卷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增强烟气舒适性,提高卷烟品质成为了各卷烟生产企业研发的热点。将植物颗粒材料加入卷烟滤嘴是一种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也得到了消费者广泛的好评。目前生产植物颗粒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干燥的植物块直接粉碎成20~80目之间的颗粒,这种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常用的粉碎机,控制粉碎时间和多次筛分,以达到获得所需大小颗粒的目的;另一种则是将植物先粉碎成粉,再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通过各种成型方法制备成颗粒。第一种方式的缺点在于成品率低(一般在20%左右),大部分植物都直接被粉碎成粉末。第二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加工强度大,容易损失部分成分;外加入的粘合剂也会对感官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在低加工强度下提高颗粒材料的成品率成为了急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成品率的植物造粒方法及其所制颗粒与应用。本发明方法是将存放的块状植物材料进行回潮处理后,进行一次切片,再进行一次回潮后,进行二次切片并筛分收集所需粒径范围的颗粒,将超出所需粒径范围的大颗粒再次切片,并筛分收集所需粒径范围的颗粒,最后对两次收集到的所需粒径范围内的颗粒进行低温干燥,即得到植物颗粒材料。该方法对植物材料的处理强度低,成分损失很小,产品成品率高,一般在7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成品率的植物造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一次回潮:将含水率为2-8%的块状干燥植物材料进行水蒸气回潮,控制回潮环境的相对湿度在90-100%,回潮4-6h;
步骤(2),一次切片:将经步骤(1)回潮后的植物材料放入切片机中进行切片,控制切片厚度在2-4mm;
步骤(3),二次回潮:将步骤(2)得到的切片进行回潮处理,控制回潮环境的相对湿度在70-90%,回潮至切片含水率为8-12%;
步骤(4),二次切片:将经步骤(3)二次回潮后的切片以径向的方式再次通过切片机,控制切片厚度为0.4-0.5mm;其中,径向的方式是指植物纤维走向方向与刀片垂直;
步骤(5),筛分和收集:将经步骤(4)得到的产品进行筛分,对粒径范围为20-80目内的颗粒进行收集,然后将超出所需粒径范围的大颗粒再次送入切片机中,以径向的方式再次通过切片机,控制切片厚度为0.4-0.5mm,之后筛分并收集粒径范围为20-80目内的颗粒;其中,径向的方式是指植物纤维走向方向与刀片垂直;
步骤(6),低温干燥:将步骤(5)两次收集的粒径范围为20-80目内的颗粒合并,之后进行低温干燥,干燥至颗粒含水率不超过8%,得到植物颗粒材料;其中,低温干燥的温度不超过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8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