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网络系统、数据交换和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8028.3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0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晗;程伟强;王磊;王敏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16 | 分类号: | H04J3/16;H04L1/00;H04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网络 系统 数据 交换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网络系统、数据交换和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传输网络系统包括:位于物理层的灵活以太网承载组;承载在所述灵活以太网承载组上的至少一个灵活以太网客户端;灵活以太网时隙控制模块,用于将来自上层的业务数据,按照块流,映射到所述灵活以太网承载组上;并将所述灵活以太网承载组接收到的块流,恢复出相应业务数据;灵活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块流进行业务数据的物理层交换和传输。本发明的方案实现了业务数据能够通过细粒度的块流直接进行L1层的交换,提高交换效率,减少报文恢复带来的时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传输网络系统、数据交换和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5G网络提出了网络分片的需求,希望同一张传输网能够被切片为不同的逻辑网络切片,每个切片的用户之间保证各分片能够实现真正的物理隔离,同时,对于分片的需求包括:
分片需要能够为运营商不同的子公司,虚拟运营商等切片,以方便快捷的运维和业务维护。子公司和虚拟运营商将专注于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特定服务。
对于某个子公司的传输切片还应该能够切片成多个面向业务的分片。比如:面向移动回传的网络还可以分成承载urllc业务(如无人驾驶,低时延高可靠性连接业务)、EMBB(如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如大规模物联网业务)等不同业务要求的分片。
这些要求,在技术上来说需要L1层(物理层)的区分,以便使得各分片能够实现真正的物理隔离,同时,在不同的分片之上进一步分片时,需要能够支持L2层(数据链路层)甚至以上层次的资源隔离。所以,对于这个网络系统来说,既需要L1层的隔离和交换,又需要L2层及以上层的隔离和交换。
OTN(光传送网)作为一种管道技术广泛的应用于运营商网络,能够支持L1层的交换,通过在其上叠加分组网络,能够面向5G组网支持相关功能。
图1显示了使用OTN的低阶ODUj(光网络单元)和ODUflex交叉连接(XC)作为未来5G传输网络基础核心的架构。这种基于OTN的5G移动传输网架构通过底层的ODUk隔离能够支持硬隔离,网络切片功能,多业务等功能。
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多层映射效率低,而且很难将L1层的交叉与Packet(业务)层的交叉关联起来。
5G网络是一个端到端IP化的网络,并且需要能够支持多业务隔离,及网络分片。原有OTN网络中要实现这些功能,有如下几个问题:
1)OTN基于ODUk,ODUk的映射复杂,承载Packet时需要专门的封装,需要L1层与其上的Packet进行联动时,管理复杂,调度困难。
2)OTN传输节点处理的单元是以ODUk为单元的引入的时延较长。
3)OTN之上承载以太网业务,特别是FlexE时,封装效率低。
4)OTN的产业链相对小,芯片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输网络系统、数据交换和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引入灵活以太网,可实现L1层的切片,满足未来网络业务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传输网络系统,包括:
位于物理层的灵活以太网承载组;
承载在所述灵活以太网承载组上的至少一个灵活以太网客户端;
灵活以太网时隙控制模块,用于将来自上层的业务数据,按照块流,映射到所述灵活以太网承载组上;并将所述灵活以太网承载组接收到的块流,恢复出相应业务数据;
灵活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块流进行业务数据的物理层交换和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80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步以太网设备间时钟防环的方法
- 下一篇:通信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