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散性混凝土搅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5745.0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4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江东;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水木金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利勃海尔机械(徐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08 | 分类号: | B28C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性 混凝土 搅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底泥再生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分散性混凝土搅拌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仅提供了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有关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现有混凝土搅拌设备在结构上不论是立式或卧式,针对对象不论是流动性混凝土、半干硬性混凝土或者是干硬性混凝土,都是以常规的砂、石、水泥、水、粉状或者颗粒状固体废弃物作为搅拌对象。搅拌对象是处于分散状态,可在短时间内与其他材料搅拌分散均匀。当搅拌对象自身处于一种极为复杂的物理以及化学吸附状态下,搅拌对象的微颗粒自身已经吸附成团时,现有搅拌设备就无法将其打散并与水泥颗粒均匀混合。在搅拌完成的混凝土中,这些搅拌对象是以球状的团粒形式存在于混凝土中,成为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河道、港湾疏浚中产生的大量淤泥,无法再通过常规的陆地填埋或海洋抛弃来处理,必须考虑作为原材料用于建材生产的资源循环再生利用。这些淤泥成分以粘土颗粒为主,并含有大量有机质,成分复杂,含水量极高,脱水后又易于板结。
为了提高淤泥的处理能力,需要将淤泥进行脱水,淤泥的含水率直接影响淤泥处理的数量。脱水后的淤泥被压制成块,淤泥含水率越低这样的块状泥饼压的越密实。被压密实的泥饼,在现有搅拌设备中通过与砂石、水泥、水的混合搅拌,块状泥饼的棱角逐渐被磨掉形成球状泥团,在搅拌混合过程中难以进一步分散,导致混凝土强度大幅下降。现有搅拌设备无法解决压实泥饼的快速均匀分散问题,目前中国淤泥处理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技术,或是相似用途的技术可供借鉴。
现有搅拌设备由于针对的对象不同,无法将含有大量粘土颗粒以及有机质的脱水淤泥团块分散搅拌均匀,导致混凝土强度大幅下降甚至无法形成强度。
故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这些已经形成团粒结构难以分散的微颗粒材料,高效、迅速地与水泥颗粒均匀混合,保证混凝土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分散性混凝土搅拌系统,包括骨料提升系统,底泥骨料高分散系统,以及通过配料通道与底泥骨料高分散系统连通的砂粉高分散系统;骨料提升系统分别与底泥骨料高分散系统和砂粉高分散系统连通;砂粉高分散系统设有水泥和矿粉入口。
所述骨料提升系统包括卷扬提升系统、提升轨道、提升料斗以及制动器。
所述底泥骨料高分散系统包括筒状钢结构、侧壁刮板、底板刮板、行星分散器、行星传动齿轮系统、驱动电机、液压站以及出料门。
所述砂粉高分散系统包括筒状钢结构、侧壁刮板、底板刮板、行星分散器、行星传动齿轮系统、驱动电机、液压站以及出料门。
底泥骨料高分散系统和砂粉高分散系统均连通有外加剂添料系统。
本发明主要针对河道清淤、港湾疏浚产生的底泥的再生利用。将现有搅拌设备无法搅拌均匀的底泥通过本系统的处理,成为混凝土材料的一部分,将河道清淤的底泥作为建材资源再生利用。
采用以上方案本发明解决了高粘结性团块状材料进行快速、高效的分散处理,使其由废弃物变为可与其它材料共同使用的再生建筑材料。经过高分散处理的高粘性团块材料能够实现与其它材料的快速均匀分散的混合,可用于高质量混凝土的生产以及高品质的混凝土制品的生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从环保角度来看,本发明提高了淤泥的有效处理能力,特别是在处理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淤泥时能够通过高分散搅拌系统将淤泥均匀分散在砂、石和水泥的中,通过水泥砂浆将淤泥颗料封闭固化处理,从根本上阻断产生污染危害。
2、从高粘性物质处理能力来看,本发明创造性设计思路,在一套系统中可以实现不同材料同时间的制备功能,有效提高了淤泥等高粘性物质处理能力和淤泥混凝土的生产能力。
3、从生产效率方面来看,本发明在设计中也考虑了,在生产普通混凝土时的高效生产模式。本系统中双分散系统可以通过调整技术参数使双分散系统各自独立生产混凝土,从而使高分散搅拌系统的普通混凝土总产能达到处理淤泥时的2倍。在搅拌常规混凝土材料时,通过对两个高分散系统的转速、扭矩等技术参数的调整,使之成为并联工作模式,双系统可同时完成混凝土材料的生产工作,与并联+串联的工作模式相比,可提高混凝土产量一倍,缩短搅拌时间1/3。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分散搅拌系统工作示意图;
图2为高分散搅拌系统时序图;
图3为高分散性搅拌系统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水木金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利勃海尔机械(徐州)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水木金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利勃海尔机械(徐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5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