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杀虫双和己唑醇的杀虫杀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4919.1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许网保;虞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41/02;A01P7/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夏平,杜静 |
地址: | 224631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虫 己唑醇 杀菌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杀虫双和己唑醇的高效杀虫杀菌剂。
背景技术
水稻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育期内危害最严重的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e)]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其突发性强,危害面积广,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常年造成水稻的减产。水稻纹枯病一直以来是水稻生育期内的重要病害,常年造成严重损失。
杀虫双(bisultap),属沙蚕毒素类仿生杀虫剂,是一种神经毒剂。杀虫双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它能被作物的叶、茎、根等吸收和传导,害虫侵食含有杀虫双的植物后,表现出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失去侵害作物的能力,从而导致害虫停止发育、虫体软化、瘫痪、直至死亡。杀虫双对水稻螟虫有特效,现已成为水稻螟虫防治的常用药剂。杀虫双属仿生型农药,对环境生物及害虫天敌影响小,无抗性,无残毒,不污染环境,是综合治理虫害较理想的药剂。
己唑醇是继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之后研发的新一代三唑类高效杀菌剂。己唑醇的生物活性与杀菌机理与三唑酮、三唑醇相似,具有抑菌谱广,渗透性和内吸传导性强,预防和治疗效果好等特点,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造成病菌细胞膜不能形成,最终使病菌死亡。己唑醇药剂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尤其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纹枯病、稻曲病等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按推荐剂量在适宜作物上应用,对环境友好,对作物安全。
杀虫双和己唑醇均为低毒农药,杀虫双和己唑醇各自单独使用时各有优缺点,如杀虫双速效性好,但持效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杀虫又能防病的、持效性长、速效性快、低毒、环保、高效的杀虫杀菌农药复配剂。具体的涉及杀虫双和己唑醇为有效成分的农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含杀虫双和己唑醇的杀虫杀菌剂,该杀虫杀菌剂含有活性成分杀虫双和己唑醇,其中杀虫双和己唑醇的重量比为60:1~1:60。
本发明杀虫杀菌剂中的杀虫双和己唑醇的配比可根据具体施用情况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调整,优选杀虫双和己唑醇二者的重量比为50:1~1:50,更优选40:1~1:30,进一步优选30:1~1:10,更进一步优选30:1~1:5,最优选20:1~5:1。
本发明杀虫杀菌剂中有效成分杀虫双和己唑醇的质量含量可以为10-50%,优选12~45%。
本发明的杀虫杀菌剂可以杀虫双和己唑醇为有效成分,配以农药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成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例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可溶粉剂等。
本发明的杀虫杀菌剂可应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特别是在同时防治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对农作物危害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含杀虫双和己唑醇的杀虫杀菌剂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杀虫双和己唑醇复配杀虫杀菌剂,重点以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和纹枯病为防治对象,扩大了有害生物的防治谱,做到了一药多治、兼治多种病虫害,减少施药次数,即实现一次施药,兼治虫害、病害的目的,能有效降低作物有害生物防治的施药成本,减少农户对农药的选择难度;2)对环境友好,对农田有益生物和环境安全,提高了天敌生物的控害作用的同时,还保护了农田良好的生态环境;3)可重点实现针对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的防治;4)延长了持效期;5)大大降低了使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确认杀虫双和己唑醇混配,是具有增效作用、相加作用还是拮抗作用,本申请人使用这两种成分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和水稻纹枯病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联合毒力作用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
实施例1:杀虫双与己唑醇混配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室内生测的方法为:采用毛细管微量点滴法,毛细管微量点滴器容积为1.0μL。用微量点滴器将药液逐头点滴于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背面,每一浓度处理30头左右的幼虫,每5头幼虫放入一个直径为9cm的培养皿,皿内置少量饲料供取食,另用丙酮点滴30头幼虫作为对照。经处理后的幼虫仍放在饲养室内,48h后检查死亡率。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处理,并用孙云沛法求出共毒系数。
混配制剂的联合毒力采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方法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49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