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秀珍菇种植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3624.2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4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覃灵森;陈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周颖鹃 |
地址: | 545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秀珍菇 种植 培养基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类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以甘蔗叶为主料的秀珍菇种植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秀珍菇,又名环柄香菇,平菇的一种,它不同于普通的凤尾菇,其菇体姣小,柄长5-6厘米,盖直径<3厘米,所以称秀珍。含蛋白质3.65-3.88%、粗脂肪1.13 -1.18%、还原糖0.87-1.80%、糖分23.94-34.87%、木质素2.64%、纤维素12.85%、果胶0.14%,还含有纤维素、矿物质素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它鲜美可口,具有独特的风味,美其名曰“味精菇”, 深受消费者青睐。
广西是我国甘蔗主要产区,每年都产有大量的甘蔗叶,经测定甘蔗叶中氮含量为40~50kg/t,磷酸含量为30~40kg/t,氧化钾含量为105~120kg/t,相当于尿素90~105kg/t,钙镁磷肥150~180kg/t,氯化钾165~195 kg/t,还含有含有大量有机质,营养成分丰富。目前,这些甘蔗叶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其当作燃料进行燃烧,或是直接当作地肥利用。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甘蔗叶含有的营养成分。
如果能把甘蔗叶利用到秀珍菇的种植方面来,不仅能提供秀珍菇生长所需的营养,还能资源化利用甘蔗叶中富含的粗蛋白、糖分等营养物质,减轻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秀珍菇种植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资源利用甘蔗叶中的营养物质到秀珍菇生长过程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秀珍菇种植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甘蔗叶70~80份,甘蔗渣11~15份,过磷酸钙0.5~1.5份,花生麸6~8份,石灰2~4份,石膏0.5~1.5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甘蔗叶是粉碎为3cm以下的颗粒,所述甘蔗渣是甘蔗制糖过程压榨后的渣滓,含水率为40~50%。
这种秀珍菇种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70重量份~80重量份的甘蔗叶和11重量份~15重量份的甘蔗渣浇水至充分湿润,然后加入0.5重量份~1.5重量份的过磷酸钙、6重量份~8重量份的花生麸、2重量份~4重量份的石灰和0.5重量份~1.5重量份的石膏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一期发酵隧道内进行建堆发酵,当料堆内温度逐渐上升至70℃以上就不再上升并开始下降时,进行倒仓翻堆,进行两次所述倒仓翻堆后得到发酵物料Ⅰ;
C、将步骤B得到的发酵料物Ⅰ送入二期发酵隧道内,先将二期发酵隧道内料温升至58℃~60℃维持12小时进行巴氏灭菌,然后再降温至42℃~52℃,并保持该温度发酵8天,即完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甘蔗叶与甘蔗渣作为秀珍菇培养基的主要原料,既拉长了糖料蔗产业链,又能针对秀珍菇的生长过程对不同营养成分的需求,利用甘蔗叶与甘蔗渣的氮、磷酸、氧化钾等无机物与糖类等有机物直接为秀珍菇的生长提供养分,满足了秀珍菇的生长所需,同时制成的培养基不易成团板结,具有出菇稳定、高产的优点,栽培得到的褐菇品质好。
2、由于本发明的主要原料——甘蔗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所以按照本发明制得的秀珍菇培养基成本低,可大幅度的降低秀珍菇的栽培成本。
3、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可很大程度上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制作方法简单,可对发酵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不受天气等外部因素影响,使得发酵均匀,发酵得到的培养基质量好;制作过程只需要18天,比传统的培养基发酵方法需要30天的发酵时间少,相同时间内种植户可以多种植几期,大大提高了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这种秀珍菇种植培养基的原料如下:
粉碎为3cm以下颗粒的甘蔗叶70千克,含水率为40~50%的甘蔗渣11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花生麸6千克,石灰2千克,石膏0.5千克。
制作方法如下:
A、先将甘蔗叶和甘蔗渣浇水至充分湿润,然后加入过磷酸钙、花生麸、石灰和石膏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一期发酵隧道内进行建堆发酵,当料堆内温度逐渐上升至70℃以上就不再上升并开始下降时,进行倒仓翻堆,进行两次所述倒仓翻堆后得到发酵物料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3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