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养老机器人药箱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53095.6 | 申请日: | 2017-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1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明;彭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柚瓣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刘嘉 |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养老 机器人 药箱 装置 | ||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养老机器人药箱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器人内的储药箱和可伸出机器人露出盛放药品的药盘;药盘与储药盒之间连通有可伸缩的波纹管;波纹管与药盘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只允许向药盘送药的单向阀;药盘、储药箱和波纹管包括彼此对应的多组;所有药盘一体成型,药盘上连接有用来推动药盘伸出机器人的电动推杆;每组储药箱上设置有可供药品插入的进药口。本申请能够实现自动送药和自动分药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老机器人药箱装置。
背景技术
养老服务是指用来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使老年人生活便利的一种综合服务。现在的养老服务多为人为提供,投入成本非常大。为了使养老服务更加规范化,申请人推出了一种养老机器人。本文正是该养老机器人中的药箱装置。现有的养老服务中使用的药箱装置,仅仅是用来装药的装置,并不能与机器人配合形成具有智能送药和分药的功能。需要服务人员人为取药,并将各种药品分配好后,才能拿给老年人使用。而本文提供的养老机器人药箱装置,能够配合机器人使用,具有自动送药和分药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养老机器人药箱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药箱装置不能自动送药和分药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养老机器人药箱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器人本体内的储药箱和可伸出机器人本体用来盛放药品的药盘;药盘与储药箱之间连通有可伸缩的波纹管;波纹管与药盘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只允许向药盘送药的单向阀;药盘、储药箱和波纹管包括彼此对应的多组;所有药盘一体成型,药盘上连接有用来推动药盘伸出机器人腹部的电动推杆;每组储药箱上设置有可供药瓶插入的进药口。
原理及效果:
药瓶插入到储药箱中,直接将药品传送到储药箱中。储药箱又通过波纹管,随着波纹管的运动自动将药品送到波纹管中。波纹管在伸缩运动中,自动将药品送到药盘中。药盘和储药箱共有多组,使伸出的机器人本体的药盘为装有各种药品的多个分隔。每组储药箱和药盘自动输送和分配一种药品,使整个药箱装置,每次伸出机器人呈现在使用者面前的是已经分配好的各种药品,使本发明中的药箱装置具有自动送药和分药的功能。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药箱装置不能自动送药和分药的问题。
波纹管可伸缩,因此在电动推杆推动药盘向外运动,或者在电动推杆在拉动药盘向内运动的时候,波纹管才能够相应进行伸缩运动而不影响波纹管与储药箱和药盘的彼此连通。波纹管中设置有单向阀,使药品只能从储药箱中往药盘输送。波纹管在伸缩运动的时候,因为伸缩导致的体积改变,会形成吸附力和压紧力,在波纹管拉伸时自动将储药箱中的药品输送到药盘中,在波纹管压缩时自动封闭储药箱和波纹管中的药品避免药品与空气接触,形成密封保护。具体来讲,当波纹管随着电动推杆向外运动时,波纹管拉伸,波纹管由挤压状态变成拉伸状态,因体积变化而形成一种类似负压的吸附力,将储药箱中的药品吸附到波纹管中。紧接着电动推杆带动药盘向内运动,波纹管挤压,将波纹管内的药品挤压到药盘中,同时整个波纹管将其内的所有空气挤压出来形成密封状态,密封波纹管内和储药箱中的药品,形成密封保护。而药盘中的药可以供食用者直接取用。
相比于其他养老服务设备简单的语音提醒吃药,本发明直接通过定时推出的药盘,让老人直接取用药盘内的药品进行食用,这种提醒更加直接,也省去了老人需要取药的麻烦,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每组储药箱内设置有用来检测储药箱内剩余药品重量的重力传感器。
通过重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每组储药箱内的药品存量,方便及时发现药品存量不足,及时补充。
进一步,所述进药口设置在储药箱的顶端。
药瓶直接竖直插进储药箱中,利用重力,将药瓶中的药品通过进药口传送到储药箱中。
进一步,机器人本体内部设置有彼此垂直的横板和竖板,储药箱和药盘均设置在横板上;储药箱设置在竖板上;电动推杆设置在竖板和药盘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柚瓣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柚瓣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30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