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刺抽液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2950.1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7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来永强;郭鸿昌;李进华;任长伟;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刺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刺抽液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脏术后胸腔积液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与患者的心功能、肺部感染、术后的营养状态以及引流不彻底等众多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抽取胸腔积液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目前临床常用的器械多为一次性的胸腔穿刺包,抽液过程大致为:定位穿刺点,用连有导管的金属针头穿刺积液处,再使注射器与导管相连,注射器抽满后,需扎紧抽液导管,取掉注射器,将注射器中的积液排空至废液桶中,再重新连接导管,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积液抽尽。
目前临床常用的一次性胸腔穿刺包,在使用过程中,需采用逐筒抽取,抽取过程中需操作者一只手固定抽液导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易导致针头在抽取过程中移位,开胸术后胸膜多有粘连,不仅影响抽取效率,反复移除注射器也增加了感染几率,而且还增加了肺脏、肋间血管的损伤几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穿刺抽液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头在抽取过程中移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抽取效率、降低了感染几率、降低了肺脏、肋间血管的损伤几率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刺抽液装置,至少包括:三通连接器、穿刺部件、抽取部件及积液部件;所述三通连接器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穿刺部件的介质输出端,所述三通连接器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抽取部件的介质输入端,所述三通连接器的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积液部件的介质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部件至少包括:穿刺导管、穿刺芯及开关部件;所述穿刺芯设置在所述穿刺导管中;所述开关部件设置在所述穿刺导管上;所述穿刺导管连通所述三通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抽取部件为注射器。
进一步地,所述积液部件至少包括:存储部件及泄放开关;所述存储部件的介质输入口连通所述三通连接器;所述泄放开关设置在所述存储部件的介质输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部件由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积液部件还至少包括: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存储部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积液部件还至少包括:报警部件;所述液位计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报警部件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部件至少包括:指示灯和/或蜂鸣器。
本发明提供的穿刺抽液方法,至少包括:
通过所述穿刺部件刺穿皮肤,将所述穿刺芯从所述穿刺导管中拔出,并闭合所述开关部件;
通过所述三通连接器连通所述穿刺导管、所述抽取部件和所述积液部件;
打开所述开关部件,关闭所述三通连接器连通所述积液部件的通路,通过所述抽取部件将积液抽取出来;
闭合所述开关部件,打开所述三通连接器连通所述积液部件的通路,将所述抽取部件中的积液输出至所述存储部件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将所述抽取部件中的积液输出至所述存储部件中之后,当所述报警部件发出警报时,打开所述泄放开关,将所述存储部件中的积液排出。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三通连接器连通穿刺部件、抽取部件和积液部件,并对各通路的开闭进行控制,当通过穿刺部件和抽取部件将积液部位的积液抽取出来后,只需关闭三通连接器连通穿刺部件的通路并打开连通积液部件的通路就可以将抽取部件中的积液输出到积液部件中,无需拔出部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头在抽取过程中移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抽取效率、降低了感染几率、降低了肺脏、肋间血管的损伤几率的技术效果。同时,还简化了抽液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刺抽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刺抽液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1-穿刺导管,2-穿刺芯,3-开关部件,4-三通连接器,5-抽取部件,6-积液连接管,7-存储部件,8-泄放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穿刺抽液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头在抽取过程中移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抽取效率、降低了感染几率、降低了肺脏、肋间血管的损伤几率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29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