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RapidIO和以太网融合交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2857.0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1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于治楼;金长新;刘强;李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rapidio 以太网 融合 交换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RapidIO和以太网融合交换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配置模块、RapidIO交换模块和以太网交换模块,其中,配置模块,用于通过外部控制,提供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并通过第一接口与RapidIO交换模块相连;以及通过第二接口与以太网交换模块相连;并用于通过第一接口对RapidIO交换模块进行配置;及通过第二接口对以太网交换模块进行配置;RapidIO交换模块,用于通过配置模块配置,向外提供RapidIO数据接口,以实现相应的业务数据交换;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通过配置模块配置,向外提供第一以太网接口,以实现相应业务数据交换。本方案能够同时实现RapidIO交换和以太网交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RapidIO和以太网融合交换的装置。
背景技术
RapidIO是一种高性能、低引脚数、基于数据包交换的互联体系结构,是为满足未来高性能嵌入式系统需求而设计的一种开放式互连技术标准。RapidIO主要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内部互连,支持芯片到芯片、板到板间的通讯,可作为嵌入式设备的背板(Backplane)连接。
目前,市面上有单独的RapidIO交换机和单独的以太网交换机。
但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既需要以太网进行数据交换,又需要RapidIO交换,可见现在市面上存在的这两种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如何同时实现RapidIO交换和以太网交换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RapidIO和以太网融合交换的装置,能够同时实现RapidIO交换和以太网交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RapidIO和以太网融合交换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
配置模块、RapidIO交换模块和以太网交换模块,其中,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通过外部控制,提供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所述配置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RapidIO交换模块相连;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相连;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对所述RapidIO交换模块进行相应配置;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对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进行相应配置;
所述RapidIO交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配置模块的相应配置,向外提供RapidIO数据接口,以通过所述RapidIO数据接口实现相应的业务数据交换;
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配置模块的相应配置,向外提供第一以太网接口,以通过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实现相应的业务数据交换。
优选地,
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配置模块的相应配置,向外提供第二以太网接口,以通过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实现相应的业务管理。
优选地,
所述配置模块,进一步用于向外提供管理网口,以通过所述管理网口登入Web界面对所述RapidIO交换模块和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分别进行路由配置、Vlan(Virtual Local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划分和端口管理。
优选地,
所述配置模块,进一步用于向外提供调试串口,以通过所述调试串口以命令行的形式对所述RapidIO交换模块和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分别进行路由配置、Vlan划分和端口管理。
优选地,
所述第一接口,包括:RapidIO接口;
所述第二接口,包括: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高速外设组件互连标准)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28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涵道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飞行器重心动态配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