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装缠绕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51015.3 | 申请日: | 2017-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8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董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晨阑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61/06 | 分类号: | B65B61/06;B65B1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陆盛菊 |
| 地址: | 2008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 缠绕 | ||
本发明为一种包装缠绕机。它包括固定框架、分别固定在固定框架上的上下料机构、缠绕机构、分隔钢板、割膜机构、扫尾机构;所述分隔钢板上设有圆形窗口;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上料平台、托盘、手臂支撑台、前手臂、后手臂、前侧压板、后侧压板;所述托盘固定在所述上料平台的后部上方,所述上料平台的下方设有与所述托盘相连的控制托盘转动的托盘电机,所述上料平台的两侧下方设有平台滑动轨道。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缠绕膜绕圈而被缠绕物固定不动的方式在不对产品和包材产生破坏的前提下完成全自动缠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设备,特别是公开一种包装缠绕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可以见到的薄膜缠绕机都是这种结构:匚型固定框架、缠绕膜固定结构、吸塑堆固定结构3部分,吸塑堆固定结构主要由托盘、托盘转动电机、压盘、压盘伸缩控制气缸组成,托盘固定在托盘转动电机上方,托盘转动电机安装在匚型固定框架的下方底板上;而压盘安装在压盘伸缩控制气缸上,压盘伸缩控制气缸安装在匚型固定框架的上方横梁上,且压盘和托盘必须是同轴,即保证压盘伸缩控制气缸的活动轴、压盘中心轴、托盘中心轴、托盘转动电机转动轴4轴合一;压盘和托盘中间留有足够空间放置缠绕物;缠绕膜固定结构在匚型固定框架的竖直侧壁,高度和托盘高度相当。
现有薄膜缠绕机缠绕过程:将待包装的吸塑堆平放在托盘上方,吸塑堆顶部有个压盘,由压盘伸缩控制气缸从上往下压,固定吸塑堆。手动将缠绕膜的一头拉到吸塑堆侧面并转一圈,以保证缠绕膜粘附在吸塑堆侧面。启动托盘下方的托盘转动电机,吸塑堆开始自传起来,从而带动缠绕膜转动,这样缠绕膜就能缠绕在吸塑堆的4个侧面了,之后割断缠绕膜,将末端贴在侧面就好了。上下两个没有缠绕的面采用同样的办法,将吸塑堆转90度,使之前没有缠绕到的2个面转到侧面来,再按上述方法缠绕一次就算完成了。
以上现有缠绕机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压盘的压力会对包装产品产生不可预计的破坏性; 2、每次缠绕膜缠绕前都要手动将缠绕膜缠在吸塑堆侧面一圈,这个人工动作在一次缠绕过程中要做两次 3、每次割膜都是人工去完成; 4、第一次缠绕完后需要人工转90度,而且需要把吸塑立起来了,而很多产品的包装要求是底面一直朝下,不可立起来;而如果不立起来,就无法完成上下两个面的缠绕; 5、上述缠绕过程是吸塑堆自转,产品在吸塑内受离心力作用会产生碰撞; 6、如果缠绕膜宽度比吸塑堆高度小,那么有些区域会缠绕不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实现全自动缠绕且不破坏包材本身、最大程度减少缠绕过程对产品的损伤、全方位无死角缠绕的包装缠绕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装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分别固定在固定框架上的上下料机构、缠绕机构、分隔钢板、割膜机构、扫尾机构;所述分隔钢板上设有圆形窗口;
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上料平台、托盘、手臂支撑台、前手臂、后手臂、前侧压板、后侧压板;所述托盘固定在所述上料平台的后部上方,所述上料平台的下方设有与所述托盘相连的控制托盘转动的托盘电机,所述上料平台的两侧下方设有平台滑动轨道;
所述手臂支撑台位于所述上料平台的右侧,所述手臂支撑台的底部设有升降器,所述手臂支撑台上设有与所述平台滑动轨道相互平行的手臂滑动轨道,所述前手臂的右端与后手臂的右端分别与所述手臂滑动轨道相连,所述前手臂与所述手臂支撑台之间、后手臂与手臂支撑台之间分别设有手臂滑动控制电机;所述前手臂的左端设有与所述前手臂铰接的摆臂,所述摆臂与所述前手臂之间通过行程气缸相连;所述摆臂位于所述托盘的上方;所述后手臂的左端设有后侧压板,所述摆臂的左端设有前侧压板,所述前侧压板与后侧压板位于所述摆臂与所述后手臂之间,所述前侧压板、后侧压板的底部分别设有托板,所述前侧压板与所述后侧压板之间为吸塑堆置放空间;
所述缠绕机构包括环形转盘、缠绕膜固定器、转盘驱动器;所述环形转盘固定在所述分隔钢板的圆形窗口四周,所述环形转盘位于所述上料平台的后方并位于所述前手臂与后手臂之间;所述缠绕膜固定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环形转盘上,所述环形转盘的下方设有所述转盘驱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晨阑光电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晨阑光电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1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