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路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0852.4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9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山中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路 芯片 | ||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不从外部施加离心力等运动学作用的情况下从微量的检体中分离特定成分、能够以短时间得到必要量的特定成分被填充于测定部中的状态的微流路芯片。本发明的微流路芯片的特征在于,其由在内部具有第一流路、多个第二流路和测定部的板状体构成,所述第一流路用于使液状的检体流通,所述第二流路用于从在该第一流路中流通的检体中分离特定成分,所述测定部填充从所述检体中分离的特定成分,所述多个第二流路各自由沟槽构成,所述沟槽在形成所述第一流路的流路形成面上开口而与该第一流路连通且与所述测定部连接,并且具有能够阻止检体中的应该排除的成分在该第二流路中的进入的尺寸的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路芯片。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从血液等检体中分离血浆成分等特定成分的微流路芯片。
背景技术
血清(血浆)的颜色的主体成分即胆红素主要是通过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的破坏而产生的。若该胆红素在体内增加,则身体整体的皮肤黄染而变成黄疸。一般,在新生儿期出现的黄疸(新生儿的90%左右)的大部分是生理性症状,在出生后3~5天自然消失。但是,超过生理性黄疸的范围的病态黄疸(出现黄疸的新生儿的20%左右)有可能恶化成带来中枢神经障碍的“核黄疸”,得到脑性麻痹、听力损伤、智障等重度后遗症的结果,有时导致死亡。为了将其防患于未然,在NICU(新生儿集中治疗室)或产科,对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定量地测定血中的胆红素并通过总胆红素浓度进行筛查,对总胆红素浓度高的新生儿进行光线治疗。并且,作为定量地测定胆红素的方法,主要采用比色法。
作为利用比色法的胆红素的定量测定方法,已知有通过对血浆测定互不相同的2个波长下的光的吸光度来测定血浆中包含的胆红素的浓度的利用2波长测光的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若对该利用2波长测光的胆红素的定量测定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则如下所述。
在从血液提取的血浆中,有时除了胆红素以外还包含溶血血红蛋白(从损伤的红细胞内部漏出的血红蛋白)。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测定血浆的分光吸收曲线,则如图15中所示的那样,血浆的吸收曲线成为胆红素的吸收曲线与溶血血红蛋白的吸收曲线合成的吸收曲线。图15中,实线为提取的血浆的吸收曲线,虚线为胆红素的吸收曲线,点划线为溶血血红蛋白的吸收曲线。
如由图15理解的那样,由胆红素产生的吸收峰的波长为455nm。然而,在波长为455nm下的由血浆产生的吸收中,除了由胆红素产生的吸收以外,还包含由溶血血红蛋白产生的吸收,因此,波长为455nm下的血浆的吸光度B1为胆红素的吸光度B2与溶血血红蛋白的吸光度H2的和。因此,仅由吸光度B1无法求出胆红素的浓度。
另一方面,在血浆的吸收曲线中,若着眼于没有由胆红素产生的吸收、而仅有由溶血血红蛋白产生的吸收的波长575nm,则血浆的吸光度H1的值与波长为455nm下的溶血血红蛋白的吸光度H2的值近似。
于是,通过从波长为455nm下的吸光度B1的值减去波长为575nm下的吸光度H1的值,得到与胆红素的吸光度B2的值近似的值,由该值能够求出胆红素的浓度。
此外,为了测定血液中的胆红素的浓度,需要从血液中提取包含胆红素的血浆。作为从血液中提取血浆的方法,已知有通过将封入毛细管内的血液进行离心分离处理而将血液中的血浆与血细胞分离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小川善资、“比色分析装置の基礎(比色分析装置的基础)”、生物试样分析、生物试样分析科学会、2013年、第36卷、第3号、p.273-280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431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08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