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坑爬梯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50750.2 | 申请日: | 2017-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8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龚晓峰;王春香;汪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B66B7/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林传贵 |
| 地址: | 215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爬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是一种底坑爬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如今的电梯行业中,电梯底坑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工程环节,通常在电梯底坑中会设置有缓冲器座、导轨座以及排水装置等,而为了这些设施设备平时的检修维护方便,在其中必须设置供检修人员上下进出底坑的爬梯装置。这些爬梯装置一般是将梯子通过膨胀螺栓与井道侧面固定连接,或者焊接在钢结构井道钢梁上,占用空间较大,降低了井道的利用率,有些特殊的井道或者钢梁,使用常规的安装方式不方便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坑爬梯装置,无需与井道侧面固定而只与导轨固定连接,占用空间小,成本较低。
本发明提供一种底坑爬梯装置,包括爬梯及支架,所述爬梯包括设置在两侧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及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及所述第二立柱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立柱及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的踏杆,所述支架包括导轨连接部及爬梯连接部,所述导轨连接部固定连接在导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一体成型的折弯件,所述爬梯连接部包括设置在两侧的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段及所述第二支撑段之间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距离垂直于两根所述导轨的连接面的中心垂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导轨连接部距离所述中心垂面的距离,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段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段平行于所述踏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段及所述第二支撑段都垂直于所述踏杆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轨连接部平行于所述踏杆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轨连接部垂直于所述踏杆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柱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段的内表面抵触,所述第二立柱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段的内表面抵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柱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段的外表面抵触,所述第二立柱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段的外表面抵触。
优选地,多件所述支架沿所述爬梯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都与所述爬梯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相邻两件所述支架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爬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爬梯连接部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架通过压导板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导轨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爬梯抵触在底坑的地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所述底坑爬梯装置通过一体成型的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导轨上,不需要与井道侧面固定连接,且固定后爬梯远离轿厢的位置不会对电梯的运行产生干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的底坑爬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的底坑爬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的底坑爬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中的底坑爬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的底坑爬梯装置的正视图。
附图中,1:爬梯;11:踏杆;12:第一立柱;1201:第一立柱的内表面;1202:第一立柱的外表面;13:第二立柱;1301:第二立柱的内表面;1302:第二立柱的外表面;21:导轨连接部;22:第一支撑段;2201:第一支撑段的内表面;2202:第一支撑段的外表面;23:连接段;24:第二支撑段;2401:第二支撑段的内表面;2402:第二支撑段的外表面;3:导轨;4:压导板组件;5:螺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具体实施例中没有详细叙述的部分是采用现有技术、公知技术手段和行业标准获得的。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07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