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无刷电机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50610.5 | 申请日: | 2017-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9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葛红亮;赵杰;鞠杜虎;谭福伦;程方斌;邱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6/182 | 分类号: | H02P6/18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无刷 电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汽车用无刷电机控制方法,其适用于采用定子绕组星形连接的无刷电机的换相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用无刷电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无刷电机的A相线圈和B相线圈通电;
S2、持续监测C相线圈的感生电动势;
S3、当C相线圈的感生电动势低于星形连接关系的中心点的电压时,经过相同的时间段后,进行无刷电机的换相;
所述时间段为自线圈通电开始至出现低于中心点电压情形时所经过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无刷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无刷电机的驱动步骤,该驱动步骤包括:
对所述无刷电机的线圈进行通电,驱动所述无刷电机的转子进行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无刷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步骤具体包括:
按照设定时间对A相线圈和B相线圈通电,并强制无刷电机的转子定位在AB相;
按照按AB-AC-BC-BA-CA-CB-AB的顺序轮流通电,强制驱动无刷电机的转子旋转,待电机启动成功后,将无刷电机按照所述步骤S1~S3进行自动换相。
4.一种汽车用无刷电机控制方法,其适用于采用定子绕组星形连接的无刷电机的换相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用无刷电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无刷电机的A相线圈和B相线圈通电;
S2、持续监测C相线圈的感生电动势;
S3、当C相线圈的感生电动势低于星形连接关系的中心点的电压时,经过相同的时间段后,对无刷电机的A相线圈和C相线圈通电;
S4、持续监测B相线圈的感生电动势;
S5、当B相线圈的感生电动势低于星形连接关系的中心点的电压时,经过相同的时间段后,对无刷电机的B相线圈和C相线圈通电;
S6、持续监测A相线圈的感生电动势;
S7、当A相线圈的感生电动势低于星形连接关系的中心点的电压时,经过相同的时间段后,对无刷电机的B相线圈和A相线圈通电;
S8、持续监测C相线圈的感生电动势;
S7、当C相线圈的感生电动势低于星形连接关系的中心点的电压时,经过相同的时间段后,对无刷电机的C相线圈和A相线圈通电;
S8、持续监测B相线圈的感生电动势;
S9、当B相线圈的感生电动势低于星形连接关系的中心点的电压时,经过相同的时间段后,对无刷电机的C相线圈和B相线圈通电,转子旋转一周;
所述时间段为自A相线圈和B相线圈通电开始至C相线圈的感生电动势首次低于中心点电压时所经过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用无刷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无刷电机的驱动步骤,该驱动步骤包括:
对所述无刷电机的线圈进行通电,驱动所述无刷电机的转子进行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无刷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步骤具体包括:
按照设定时间对A相线圈和B相线圈通电,并强制无刷电机的转子定位在AB相;
按照按AB-AC-BC-BA-CA-CB-AB的顺序轮流通电,强制驱动无刷电机的转子旋转,待电机启动成功后,将无刷电机按照所述步骤S1~S9进行自动换相。
7.一种汽车用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电机包括:定子绕组、转子、驱动电路、监测电路以及单片机;
所述定子绕组采用星形连接;
所述转子相对所述定子绕组进行旋转运动;
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控制所述定子绕组不同相线圈的通电驱动所述转子旋转;
所述监测电路监测第三相感生电动势电压与星形连接关系的中心点的电压之间的大小;
所述单片机控制所述转子的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用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功率场效应管,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续流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用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电路包括分别与所述定子绕组A线、B线以及C线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连接端、将上述各连接端与所述单片机各引脚相连接的分压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用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具有可变电阻,所述单片机通过端口持续采集所述可变电阻的电压,并将采集的电压进行ADC转换,并最终通过获得的PWM值控制所述转子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06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