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聚苯乙烯环保型防火阻燃功能性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0056.0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3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成钢;成进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蛇类治疗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4/06 | 分类号: | C09D4/06;C09D5/18;C09D7/12;C09D5/14;C09D133/08;C09D125/06;C09D183/04;C09D133/04;C08F220/18;C08F220/06;C08F212/08;C08F214/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乙烯 环保 防火 阻燃 功能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聚苯乙烯环保型防火阻燃功能性涂料,是属于农业废塑料生产环保型防火阻燃功能性涂料配制生产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聚苯乙烯塑料PS或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PSF是属于热塑性塑料应用范围仅次于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占世界上第三位,最广泛应用的塑料之一,因为聚苯乙烯PS制品透明度高、刚性大、耐腐蚀,所以广泛用于仪表外壳。光学零件、透明窗镜、模型、瓶盖、容器、日用品、托盘、绝缘材料、电视机、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各种仪表、办公设备、电器外壳等零配件,现代农村普遍使用农业塑料大棚,使用量大,废塑多。
由于因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密度小,仅0.02—0.04g/cm3,质量轻,废弃物所占的体积大,又不容易降解,埋在地下的废聚苯乙烯本身所带有的各种有毒化学物质,又会污染地下水源,破坏地下水源质量和破坏土壤农田环境结构,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全球性环境白色污染公害,因此,回收和利用废聚苯乙烯塑料PS变废为宝,节约资源,造福人类是本发明的宗旨。也是最现实的农科技创新之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聚苯乙烯环保型防火阻燃功能性涂料。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1、一种废聚苯乙烯环保型防火阻燃功能性涂料,其特征是:所述废塑料混合溶剂阻燃剂石英砂麦饭石,按下列质量配比组成%
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2—6;硅溶胶 3—9;
马来酸酐0.1—0.3;水溶性三聚氰胺 0.2—0.6;
正磷酸0.1—0.3;丙二醇 0.5—1.5;
石英砂0.2—0.6;三甘醇 0.5—1.5;
硼酸0.02—0.06;磷酸三丁酯 0.3—0.9;
氢氧化钠水溶液0.3—0.9;六偏磷酸钠 0.1—0.3;
混合溶剂3—9;甲基纤维素 3—9;
阻燃剂JLSUN®ATP 1—3;钛白粉 3—9;
乙二醇0.1—0.3;轻质碳酸钙 3—9;
苯甲酸钠0.2—0.6;麦饭石 3—9;
乙二醛0.1—0.3;色料 0.1—0.3;
水加至100;
制备方法:所述内墙瓷漆的制备包括制胶、混料和研磨三个组成部分,具体步骤如下:
(1)制胶:将废塑料混合溶剂马来酸酐、正磷酸、硅溶胶等,选用的水溶性聚合物在80—90℃温度和搅拌下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在适当温度,pH值2—5和搅拌下与复合交联剂己二醛、硼酸等进行交联反应,在交联反应后加入复合助剂,混合均匀,制成交联耐水胶液;
(2)混料:将上述胶液与颜、填料在高剪切强力搅拌作用下均匀混合;
(3)研磨:将已由胶液和颜、填料混合后的浆体,在超细研磨条件下,由胶体和涂料浆体研磨成一定细度和黏度范围的膏体。
本品适用于家庭、学校及各种办公场所进行内墙装修用的理想环保型绿色产品。
本品应用特点:(1)通过用具有线型长链多羟基官能团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基体由羟基的醚化和酯化反应而实现分子内和分子间的部分交联。形成的膜层不仅坚硬、光亮、黏结力强,而且耐水擦洗性也会显著提高。
(2)本技术中对所选填料的组成进行了改进,除了已有技术采用的惰性无机矿粉外,还包括一些可与空气中的水或CO2进行化学结合的组分。这种化学结合不仅增加了涂膜的表面硬度和仿瓷特性,而且通过与环境中水分和结合和放出而具有能自动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
(3)助剂的选择是本技术中关于内墙瓷漆组成的又一技术特点:助剂的作用不仅在于保证瓷漆制造过程中颜、填料在成膜物中均匀分散和储存稳定,而且有助于所形成的涂膜具有坚硬、光亮和耐水擦洗的效果。
(4)本技术制备中所用的混合研磨方法包括高剪切搅拌和胶体研磨,使颜、填料在膏状瓷漆中的细度达到所要求的范围。
2、一种废聚苯乙烯环保型防火阻燃功能性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红磷氧化锌晶须防火阻燃广谱高效杀灭细菌病毒虫害,按下列质量配比组成%
水合硼酸锌1—3; 废聚苯乙烯8—14;
氢氧化铝1.5—4.5; 丙烯酸1.6—4.8;
钼酸铵1.3—3.9; 丙烯酸丁酯5—15;
碳酸氢钠0.5—1.5; 三氯乙烯2—6;
磷酸二酯三聚氰胺盐0.5—1.5; 苯乙烯0.1—0.3;
包覆红磷1.2—3.6; 乳化剂0.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蛇类治疗研究所,未经南通蛇类治疗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0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