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燃气轮机转子液压无损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9911.6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4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平;高中亚;高军;赵建亭;方海滨;蒋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付雷杰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燃气轮机 转子 液压 无损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燃气轮机转子液压无损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燃气轮机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一般由径流式叶轮机械、单筒形燃烧室和回热器构成,动力部件设计构造衍生于涡轮增压器和辅助动力装置。通过采用径流式叶轮机械,即向心式透平与离心式压气机,可使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移动。其特点是流量小、功率低、转速高。采用空气轴承的微型燃气轮机具有高可靠、长寿命、低噪声、重量轻、体积小、低污染、多燃料、低油耗等一系列优点,具有很好的民用需求前景和军事应用价值。
微型燃气轮机的转子一般包括电机轴、离心叶轮、涡轮转子、主轴、拉杆及机匣组成,转子额定转速高达90000rpm,机匣为支撑结构,主轴穿过机匣,主轴两端分别采用过盈的方式安装涡轮转子和离心叶轮形成转子组件,该组件与机匣的间隙较小,拆卸复杂,采用传统撬拆方式会对涡轮转子、离心叶轮和主轴的端面产生划痕,尤其主轴表面含有镀铬层,传统拆卸方式属于破坏式,零件无法重复利用,对工装及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燃气轮机转子液压无损拆卸装置,采用液压原理产生推力分离组件,液压力分布均匀,提高拆卸可靠性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拆卸复杂程度,避免了零件产生划痕,零件可重复利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一种微型燃气轮机转子液压无损拆卸装置,该拆卸装置包括拆卸液压杆、密封圈和压力泵,外围设备为微型燃气轮机转子;
所述拆卸液压杆开有轴向通孔,拆卸液压杆上开有一个或两个径向通孔,在径向通孔外侧设有密封圈安装槽;
所述拆卸液压杆替代微型燃气轮机转子中的中心轴装入微型燃气轮机转子中,径向通孔与转子部件之间的装配间隙对应,轴向通孔一端密封,另一端连接压力泵,密封圈安装在环形密封圈安装槽上,将轴向间隙密封,通过压力泵加压,在装配间隙处形成压力腔。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橡胶环形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拆卸液压杆端部采用球形接头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通孔通过软管与压力泵相连。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摒弃了传统过盈连接组件中的机械拆装方式,采用液压原理产生推力分离组件,液压力分布均匀,提高拆卸可靠性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拆卸复杂程度,避免了零件产生划痕,零件可重复利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2、本发明采用了以水作为介质的液压系统,水介质无毒无腐蚀,取用方便,较传统的液压油具有更高的环保效果,同时不会对零件表面产生任何影响。
3、本发明取消了复杂的液压管道,液压推杆内集成管道,降低了系统复杂度,提高了结构可靠性。
4、本发明采用多级密封圈结构实现了高压内腔的密封,减小内部的压力水体积,提高增压速率及拆卸效率。
5、本发明将液压拆卸杆集成于过盈组件内部,整体形成一套液压系统,充分利用了组件的本体结构特点,最大程度减少了装置的组成,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复杂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拆卸液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整体拆卸液压杆的工作剖面图;
图3为离心叶轮拆卸液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离心叶轮拆卸液压杆的工作剖面图。
其中,1-密封圈,2-压力腔Ⅰ,3-压力腔Ⅱ,4-压力泵接口,5-离心叶轮,6-主轴,7-机匣,8-涡轮转子,9-整体拆卸液压杆,10-球形接头,11-离心叶轮拆卸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燃气轮机转子液压无损拆卸装置,该拆卸装置包括整体拆卸液压杆9、离心叶轮拆卸液压杆11、密封圈1和压力泵,外围设备为微型燃气轮机转子。
如图1所示,整体拆卸液压杆9开有轴向通孔,整体拆卸液压杆9上开有两个径向通孔,在径向通孔外侧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如图3所示,离心叶轮拆卸液压杆11开有轴向通孔,离心叶轮拆卸液压杆11上开有一个径向通孔,在径向通孔外侧设有密封圈安装槽。
如图2所示,整体拆卸液压杆9替代微型燃气轮机转子中的中心轴装入微型燃气轮机转子中,径向通孔与转子部件之间的装配间隙对应,轴向通孔一端密封,另一端通过软管与压力泵相连,密封圈1安装在环形密封圈安装槽上,将轴向间隙密封,通过压力泵加压,在装配间隙处形成压力腔Ⅰ2和压力腔Ⅱ3,密封圈1为橡胶环形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9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盘式轴承工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