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功能连接分析的稀疏贝叶斯网络与Granger双约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9823.6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0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林秋华;张策;张超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连接 分析 稀疏 贝叶斯 网络 granger 约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fMRI数据的功能网络连接分析,特别是涉及一种脑功能连接分析的稀疏贝叶斯网络与Granger双约束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一种神经影像学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可重复检测、无创伤性等优点,已成为脑功能研究和脑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数据驱动的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能够从fMRI数据中提取出被试(subject)的脑空间激活区(spatial map,SM)成分及其对应的时间过程(time course,TC)成分。基于TC成分进行的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分析,可探究不同脑区之间相互作用与协调的模式,发现脑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阿尔兹海默病、抑郁症、躁郁症等)患者与健康对照被试在脑功能连接方面的显著异常,进而用于脑疾病研究与辅助诊断。
功能连接分为无向的功能连接及有向的功能连接。其中,无向的功能连接简称功能连接,强调的是不同脑区之间的相关性。有向的功能连接又称为有效连接(effective connectivity)或因果连接,强调的是两个脑区之间的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分析(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简称Granger)和稀疏贝叶斯网络(Sparse Bayesian Network,SBN)是两种有效连接分析方法。Granger方法采用的是多元自回归模型,根据两个时间序列的过去值对现在值的预测结果,判断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见C.W.J.Granger,Investigating causal relations by econometric models and cross-spectral methods,Econometrica 37(3):424-4381969)。假设Xt和Yt为两个零均值的平稳时间序列,那么因果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ap,bp,cp和dp为自回归参数,εt和ηt是两个零均值不相关的白噪声序列,E[εt]=0,E[ηt]=0,且
Xt和Yt使用其过去的m个值进行预测,m也可以理解为自回归模型的阶数。如果使用了时间序列Yt的过去值Yt-j,j=1,…,m去预测时间序列Xt,比仅仅使用Xt的过去值Xt-j,j=1,…,m去预测时间序列Xt的噪声方差更小,则可以说Yt是Xt的Granger原因;反之亦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9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定心组合夹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拨叉零件铣削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