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农田的光伏支架地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9344.4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2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施新波;白凤香;陈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溢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80 | 分类号: | E02D5/80;H02S20/10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6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农田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农田的光伏支架地桩。
背景技术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不合理开发利用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新能源的出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但是目前在搭建光伏发电系统时,经常需要在农田中安装地桩,农田土壤松软,砂石、岩石较少,现有地桩存在与土壤接触面较小,相互作用力不够大,侧向抗剪力能力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农田的光伏支架地桩,具有接触面积大、侧向抗剪能力好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农田的光伏支架地桩,包括地桩筒、连接座、辅助圆台、底部锥台;地桩筒为圆柱体空腔结构;
底部锥台包括第一圆盘、第一桩板、圆锥头,第一桩板侧面呈五边形,第一桩板顶部固定在圆盘上;6个第一桩板周向均匀分布在第一圆盘上,相邻两个第一桩板的夹角为60°;相邻第一桩板间形成凹槽,6个第一桩板与第一圆盘之间形成六棱柱空腔,六棱柱空腔的中心与第一圆盘圆心重合;圆锥头呈锥体状,为正六棱锥;圆锥头固定在六棱柱空腔内;
辅助圆台包括第二圆盘、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二桩板,第二圆盘呈圆形,第二圆盘圆心处设有一个中心孔;第二圆盘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均为圆环形,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的中心轴线均与第二圆盘圆心重合,第一凸台与第二圆盘上表面形成了第一安装区间,第二凸台与第二圆盘下表面之间形成了第二安装区间;第一安装区间上设有1个第一主安装区和7个第一辅助安装区,第一主安装区与水平面夹角为65°,第一辅助安装区与第一主安装区顺时针依次旋转45°的区域重合;8个第二桩板固定在第二圆盘的上表面,8个第二桩板分别位于第一主安装区和第一辅助安装区;第二安装区间上设有1个第二主安装区和7个第二辅助安装区,第二主安装区与水平面夹角为65°,第二辅助安装区与第二主安装区逆时针依次旋转45°的区域重合;8个第二桩板固定在第二圆盘的下表面,8个第二桩板分别位于第二主安装区和第二辅助安装区;
连接座呈圆形,连接座上设有圆孔,圆孔的轴线与连接座圆心重合;法兰盘放置在连接座上,法兰盘的中心轴线与连接座圆心重合;
地桩筒筒身固定有三个辅助圆台,相邻两个地桩筒之间的距离相等,辅助圆台通过中心孔固定在地桩筒上;锥形圆台固定在地桩筒底部;连接座固定在地桩筒顶部。
所述第一凸台内径与中心孔直径相等。
所述第二凸台内径与中心孔直径相等。
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锥体状的圆锥头与五边形的第一桩板结构,让地桩的安装更加的省力、方便,入地时不会对农田造成破坏;通过辅助圆台第二桩板的分布设计,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与抓地力,同时增强了地桩的强度,提高了侧向抗剪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辅助圆台结构示意图(1)。
图4为本发明辅助圆台结构示意图(2)。
图5为本发明辅助圆台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辅助圆台仰视图。
图7为本发明底部锥台未固定圆锥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桩筒,2-连接座,3-法兰盘,4-辅助圆台,5-底部锥台,6-第一圆盘,7-第一桩板,8-圆锥头,9-凹槽,10-中心孔,11-第二圆盘,12-第一凸台,13-第二凸台,14-第二桩板,15-第一安装区间,16-第一主安装区,17-第一辅助安装区,18-第二主安装区,19-第二辅助安装区,20-第二安装区间,21-六棱柱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的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农田的光伏支架地桩,包括地桩筒、连接座、辅助圆台、底部锥台;地桩筒为圆柱体空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溢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溢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9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