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蓝光存储设备的VTL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9246.0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0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莉;黄剑;闫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赛凡信息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存储 设备 vtl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存储、容灾以及备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虚拟磁带库(Virtual Tape Library,VTL)服务器在蓝光光盘存储/备份系统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有关应用迅猛发展,计算机数据信息量不断增长。由此而来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随着磁盘容量的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由原来的磁带备份,衍生出基于磁盘的虚拟磁带库技术。而随着蓝光光盘技术的不断提升,在现有的虚拟磁带库(Virtual Tape Library)备份的基础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与赛凡公司研制出基于蓝光光盘库的蓝光虚拟磁带库(BD-VTL)。
蓝光虚拟磁带库(BD-VTL)使用蓝光光盘(Bluray Disc)作为存储介质,通过i提供磁带库(TL)备份服务。该系统包括两部分:蓝光光盘库和BD-VTL管理软件。蓝光光盘库提供:数据存取接口、光盘移动操作(加载到光驱或从光驱卸载)、数据写入(刻录)和读取接口,以及光盘库状态查询和管理接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如何使用蓝光光盘这种WORM存储介质高效地通过TL协议提供备份服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蓝光存储设备的VTL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蓝光存储设备的VTL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VTL服务器、蓝光网关服务器、蓝光光盘库管理系统;
所述VTL服务器,通过iSCSI/FC对外提供基于TL协议的备份服务,然后根据不同的请求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并将执行结果和数据返给备份服务器;
所述蓝光网关服务器,以插件的形式支持多种接口,网关使用并管理蓝光光盘库,同时提供缓存管理和数据读写接口;所述缓存管理,根据TL语义和网关配合来完成,VTL服务器通过缓存管理接口请求读缓存,同步/删除写缓存;
所述蓝光光盘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存取以及管理接口。
本发明的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蓝光存储设备的VTL方法,其特征在于:元数据和用户数据对应不同的存储方式,分别保存在不同的光盘中,分别使用不同的缓存管理策略;
针对元数据,所述方法的具体实现包括以下原则:
原则A1:BD-VTL启动时,将对应的元数据加载到缓存中,BD-VTL下线之前常驻缓存;
原则A2:元数据读写操作都在缓存中完成;
原则A3:元数据数据量在下线之前达到一个光盘匣的容量时,回刷写缓存,以保证元数据的可靠性;
针对用户数据,所述方法的具体实现包括以下原则:
原则B1:加载磁带到磁带驱动器时,加载磁带的元数据到缓存;
原则B2:对于前进/后退操作,根据磁带位置,舍弃该位置之前的缓存,并缓存该位置之后的缓存;
原则B3:对于用户有效数据之后到磁带末尾的缓存数据,使用TRIM操作将其从缓存中删除;
原则B4:从磁带驱动器中卸载磁带时,回刷磁带的元数据以及用户数据。
本发明不仅解决了通过TL协议使用蓝光光盘这种特殊的存储介质的问题,并且结合TL协议和蓝光光盘的WORM特性,加入了少量的磁盘缓存,高效地解决光盘驱动器的竞争问题,以及降低蓝光光盘的耗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用蓝光光盘这种WORM存储介质高效地通过TL协议提供备份服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蓝光存储设备的VTL系统,包括VTL服务器、蓝光网关服务器、蓝光光盘库管理系统;
TL虚拟化组件,通过iSCSI/FC对外提供基于TL协议的备份服务,然后根据不同的请求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并将执行结果和数据返给备份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赛凡信息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赛凡信息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9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物布线防尘开槽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输出的涂料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