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纵向动态加载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9065.8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5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吕世元;张强;李文全;李立东;李向伟;赵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向 动态 加载 试验装置 | ||
1.一种纵向动态加载试验装置,包括:
前挡块(10),与车体的前从板(1)配合;
后挡块(20),与所述车体的后从板(2)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动态加载试验装置还包括:
纵向加载装置,包括纵向加载杆(31),所述纵向加载杆(31)穿设在所述前挡块(10)内,当所述纵向加载杆(31)加载拉力F1时,所述纵向加载杆(31)通过所述前挡块(10)将所述拉力F1传递至所述前从板(1)上;
锁紧杆(40),所述锁紧杆(40)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前挡块(10)内并与所述纵向加载杆(31)抵顶配合,所述锁紧杆(40)的第二端伸入所述后挡块(20)内,当所述纵向加载杆(31)加载压力F2时,所述纵向加载杆(31)通过所述后挡块(20)将所述压力F2传递至所述后从板(2)上;
相互配合的第一自锁楔块(50)与第二自锁楔块(60),设置在所述后挡块(20)内,所述第一自锁楔块(50)与第二自锁楔块(60)夹设在所述后挡块(20)的内壁与所述锁紧杆(40)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自锁楔块(50)的楔形面与所述第二自锁楔块(60)的楔形面接触,当所述纵向加载杆(31)加载拉力F1时,所述锁紧杆(40)与所述第一自锁楔块(50)之间产生间隙,所述第一自锁楔块(50)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以补偿所述间隙,当所述纵向加载杆(31)加载压力F2时,所述第一自锁楔块(50)与第二自锁楔块(60)之间自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动态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锁楔块(50)的楔形面与所述第二自锁楔块(60)的楔形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相同且在3.8°至4.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动态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锁楔块(50)高于所述第二自锁楔块(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动态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块(20)包括后挡块基体(21)以及防护板(22),所述后挡块基体(21)上具有容纳凹槽(211),所述防护板(22)盖设在所述后挡块基体(21)上,所述第一自锁楔块(50)与所述第二自锁楔块(60)位于所述容纳凹槽(2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纵向动态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凹槽(211)的靠近所述前挡块(10)的槽壁上设置有安装孔(2111),所述锁紧杆(40)穿过所述安装孔(2111)后与所述第一自锁楔块(50)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动态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载杆(31)包括加载杆主体(311)以及设置在所述加载杆主体(311)一端的头部(312),所述头部(312)的尺寸大于所述加载杆主体(311)的尺寸,所述头部(312)与所述锁紧杆(40)的第一端抵顶配合,所述前挡块(10)包括容纳段(11)以及止挡段(12),所述容纳段(11)上设置有避让所述头部(312)的第一避让槽(111),所述止挡段(12)上设置有避让所述加载杆主体(311)的第二避让槽(121),所述第一避让槽(111)与所述第二避让槽(121)连通,所述第一避让槽(111)的槽壁与所述第二避让槽(121)的槽壁的连接处形成止挡面(13),所述头部(312)的远离所述后挡块(20)的表面与所述止挡面(13)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纵向动态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块(10)还包括限位段(14),所述容纳段(11)位于所述限位段(14)与所述止挡段(12)之间,所述限位段(14)内设置有限位孔(141),所述限位孔(141)与所述第一避让槽(111)连通,所述锁紧杆(4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孔(141)后与所述第一避让槽(111)内的头部(312)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纵向动态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312)为矩形块,所述头部(312)的长度大于所述头部(312)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90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