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状复合陶瓷板、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8892.5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6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谢庆丰;彭毅萍;肖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565;C04B35/581;C04B35/56;B32B9/04;B32B18/00;B32B37/10;B32B38/18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23843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状 复合 陶瓷 制作方法 移动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复合陶瓷板及其制作方法,该层状复合陶瓷板包括由多层叠片的坯体经过等静压压制、脱脂、烧结形成的层状结构,所述多层叠片包括ZrO2、SiC、AlN、Al2O3、WC、TiC中的单一材料或几种混合的材料所制成的两种以上的层。还公开了采用该层状复合陶瓷板的移动终端设备。本发明的层状复合陶瓷板产品的断裂韧性高,同时其制作工艺简便易行,周期短,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复合陶瓷板、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飞速发展,手机产品除硬件大容量化、功能多样化外,其外观结构件材料也频繁推陈出新,其经历了塑料、玻璃、金属的发展过程,以及近来出现的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虽然氧化锆陶瓷具备耐磨、耐腐蚀、高强度、高韧性、热稳定性好等诸多优良特性,与金属、塑料相比,氧化锆陶瓷的莫氏硬度高、介电常数高、无信号屏蔽且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但陶瓷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缺陷,如孔洞、杂质、异常长大的晶粒,同时在加工过程中,造成一些缺角、暗裂等外在缺陷,这些都会不同程度造成陶瓷发生断裂的风险,严重制约陶瓷材料在智能终端等消费类电子行业的应用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层状复合陶瓷板、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层状复合陶瓷板,包括由多层叠片的坯体经过等静压压制、脱脂、烧结形成的层状结构,所述多层叠片包括ZrO2、SiC、AlN、Al2O3、WC、TiC中的单一材料或几种混合的材料所制成的两种以上的层。
进一步地:
所述多层叠片包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层叠的:ZrO2层、(20-25)wt%的AlN+(20-25)wt%的Al2O3+(50-60)wt%的ZrO2的混合材料层、(20-25)wt%的SiC+(20-25)Al2O3wt%的+(50-60)wt%的AlN的混合材料层、(20-25)wt%的AlN+(20-25)wt%的Al2O3+(50-60)wt%的ZrO2的混合材料层、ZrO2层。
所述多层叠片包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层叠的:ZrO2层、(20-25)wt%的AlN+(20-25)wt%的Al2O3+(50-60)wt%的ZrO2的混合材料层、(20-25)wt%的AlN+(20-25)wt%的Al2O3+(50-60)wt%的SiC的混合材料层、(20-25)wt%的AlN+(20-25)wt%的Al2O3+(50-60)wt%的ZrO2的混合材料层、ZrO2层。
所述多层叠片包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层叠的:ZrO2层、(20-25)wt%的AlN+(20-25)wt%的Al2O3+(50-60)wt%的ZrO2的混合材料层、(20-25)wt%的SiC+(20-25)wt%的AlN+(50-60)wt%的Al2O3的混合材料层、(20-25)wt%的AlN+(20-25)wt%的Al2O3+(50-60)wt%的ZrO2的混合材料层、ZrO2层。
所述多层叠片包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层叠的:ZrO2层、AlN层、ZrO2层;或ZrO2层、AlN层、SiC层、ZrO2层;或ZrO2层、AlN层、SiC层、TiC层、ZrO2层。
一种所述的层状复合陶瓷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研磨成颗粒的ZrO2、SiC、AlN、Al2O3、WC、TiC中的单一材料或几种混合的材料经流延成型为两种以上的薄片状坯体;
S2.将经过步骤S1得到的两种以上的薄片状坯体上下层叠形成多层叠片的坯体;
S3.将经过步骤S2得到的多层叠片的坯体置于等静压机中压制成一个整体;
S4.将经过步骤S3等静压压制得到的坯体经脱脂、烧结成为具有层状结构的陶瓷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8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