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盐渍地花生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8626.2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1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方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悟县新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0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4328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盐渍 花生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盐渍地花生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又名落花生,属蝶形花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一带。世界上栽培花生的国家有100多个,亚洲最为普遍,次为非洲。据中国有关花生的文献记载栽培史约早于欧洲100多年。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品质优良,气味清香。除供食用外,还用于印染、造纸工业。花生也是一味中药,适用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嗽痰喘、乳汁缺少等症。花生的栽培管理技术性也相对较强。
研究表明花生油酸含量随着籽仁的发育成熟逐渐增加,特别是开花后60天,花生油酸含量增加速度最快,花生籽仁发育初期合成的主要是亚油酸,中后期积累的主要是油酸,充分发育成熟的籽仁油酸含量最高,适当晚收,提高籽仁饱满度是提高油酸含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还有研究表明,花生油酸含量与花生灌浆盛期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温度越高,油酸含量越高,因此为了提高花生油酸含量,花生栽培过程中必须提高土壤温度。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全球约有50%的耕地受到盐胁迫危害,我国盐碱地面积达15亿亩。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随着人口的增加,需求的增加,耕地面积的不断下降,粮油争地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开发和利用盐渍化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花生种植方式是垄距85-90cm,垄面宽55-60cm,垄高10-12cm,垄沟宽30-32cm,垄上覆膜,垄上播两行花生,垄上花生行距35-40cm,垄间花生间隔50cm,依照此种方式在盐碱地进行种植,产量极低,无法正常耕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盐渍地花生种植方法。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高产盐渍地花生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选种仁大而整齐、籽粒饱满、色泽好,没有机械损伤的高油酸花生花育19、花育32或E12新品种的一级、二级大粒作种;
(2)根瘤菌拌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加根瘤菌粉24-28g,菌粉加清水130-160ml调成菌液,均匀地拌在种子上;
(3)整地:秋季前茬收割后,灭茬,秋翻、耙、压后做成垄距41-44cm,垄高21-24cm,垄面宽16-19cm的新垄;
(4)施肥:每亩施鸡粪6600-6900kg;亩施五氧化二磷10-15千克,纯氮10-15千克,氧化钾15-20千克;
(5)播种:垄沟宽43-45cm,垄沟内每穴两粒等距下种,播两行花生,这两行花生的行距31-34cm;
(6)覆膜:覆盖宽度85-95cm,厚度在0.005-0.006mm的地膜,在播种带的膜面上覆土成11-13cm宽、7-9cm高的小垅;
(7)追肥:开花后7周喷施0.2-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3次,每次间隔7-9天,每亩喷施20-25g壮饱安生长调节剂;
(8)灌溉: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在40%-60%;
(9)除草:开花前在畦沟内进行1次中耕除草,在点片发生期进行预防,每亩用800-900倍24.5%绿维虫螨药剂喷雾防治,防除禾本杂草,人工拨除杂草。
起垄可以诱导盐分上升至垄内,降低垄沟内盐分含量。采用化学调控措施和灌溉措施增加土壤温度。实现了花生在盐碱地内的种植,使盐碱地花生耕作层盐分含量降低23.5-27.8%,单株结果数可提高10.5-15.6%,公斤果数降低6.9-14.7%,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2.7-6.9%和2.5-4.9%,增产22.5-37.9%。覆盖地膜,一方面它的增温作用可以引导土壤水分上移,同时也把盐分带到垄内,使土壤中的盐更多的集中到垄上,降低沟内盐分含量;另一方面它的保温保湿的作用,有利于花生健壮生育,提高耐盐性。利用本栽培方法种植花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悟县新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悟县新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86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生鱼腥草食用幼嫩茎段的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袋栽金针菇出菇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