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兼容单火线或零火线接入的开关装置及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8606.5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7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钟任;朱俊岗;朱峰;朱俊岭;余建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7 | 分类号: | H05B47/17;H05B4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 火线 接入 开关 装置 检测 电路 | ||
1.一种可兼容单火线或零火线接入的开关装置,包括开态取电电路、关态取电电路、储能部件及开关部件,关态取电电路包括反激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火线连接入开态取电电路时,
开态取电电路分别与开关部件及储能部件相连接,负载线连接开关部件,火线、负载线及零线分别与关态取电电路连接,关态取电电路连接到储能部件;
所述开态取电电路,用于开关部件处于导通时取出稳定的能量存储在储能部件中;
所述关态取电电路包括电源转换器和由二极管D1、D2、D3、D4、D5、D6组成的整流桥电路;
所述储能部件,用于存储开态取电电路取到的能量,以及为MCU芯片提供能量;
所述开关部件,用于控制负载线的通断;
零线接入检测电路由二极管D7、D8,电阻R1、R2、R3及电容C1、开关管Q1构成,所述二极管D7将交流电整理为直流电,电阻R1、R2用以降低检测电路功耗;电阻R3、电容C1和二极管D8组成稳压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兼容单火线或零火线接入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桥电路由多个二极管D1、D2、D3、D4、D5、D6组成的整流桥电路,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到二极管D4的阴极和负载线,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到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阳极和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同时和火线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和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和二极管D6的阳极分别与电源转换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兼容单火线或零火线接入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装置增加一组负载线输出,则整流电路只需要增加两个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兼容单火线或零火线接入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极管D7为整流二极管,二极管D2为稳压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兼容单火线或零火线接入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R1、R2为限流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兼容单火线或零火线接入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态取电电路工作,开关部件接入火线、负载线和零线时,开关部件处于导通状态,开态取电电路取到能量,并将取到的能量存储到储能部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兼容单火线或零火线接入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态取电电路工作,关态取电电路输入端由火线及负载线构成,整流桥电路将交流电整理为直流电,滤波电路对直流电进行滤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兼容单火线或零火线接入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线、负载线及零线接入整流桥电路输入端,二极管D1、D2、D3、D4、D5、D6组成的整流桥电路,将输入交流整理为直流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兼容单火线或零火线接入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火线接入时,
关态取电电路在负载线处于关态时开始工作;
零线接入时,
关态取电电路持续工作,MCU芯片提取的能量足够开关部件工作于路由网络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兼容单火线或零火线接入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零线接入检测电路由二极管D7、D8,电阻R1、R2、R3及电容C1、开关管Q1构成,所述二极管D7将交流电整理为直流电,电阻R1、R2用以降低系统功耗;电阻R3、电容C1和二极管D8组成稳压电路;所述开关管Q1栅极电压稳定在Q1的导通阀值电压以上,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到MCU芯片,源级连接到系统地信号,所述开关装置接入零线时,开关管Q1的栅极电压达到自身导通阀值,则,Q1导通,漏极电压被拉到地,MCU芯片检测到零线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86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舞台灯具自动编码方法
- 下一篇:智能化辐射防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