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于汽车的太阳能电池MPPT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8539.7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8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潘健;冯雨丝;李坤;熊亦舟;黎家成;王淑青;刘天俊;李维;熊梓威;余志婷;裴远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67 | 分类号: | G05F1/67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神经网络 用于 汽车 太阳能电池 mppt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于汽车的太阳能电池MPPT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车体、固定在车体上的三角立体折叠太阳能电池板,可滑动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在八个光传感器控制下的四根液压杆结构,为保证光电转化效率最大,还加入了改进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车辆静止时,太阳能电池板完全展开,充分接受光照;车辆行驶过程中,基于三角立体折叠的特殊结构,车顶平面仍能继续接受光照给蓄电池充电,太阳能电池板收拢在车顶,经过对四个光传感器转化出的数据比对调整液压杆长度以确定最佳受光倾角,使电池板最大程度接受光照,能够保证行车过程中不增加阻力,保持平稳,不影响车体外形,静止过程中扩大电池板接收面积,有效为蓄电池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汽车,特别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于汽车的太阳能电池MPPT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以化石为燃料的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出来,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依靠清洁能源的开发,实现良性循环。汽车能源利用效率、有害物排放、车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各国政府、专家和公众的关注。现阶段因车辆外观局限,有效受光面积过小,因此输出功率很小不足以驱动汽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于汽车的太阳能电池MPPT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组件通过至少四根液压杆将车顶与车体框架结构相连,通过在智能追踪最强光照度过程中对四根液压杆长度的控制,实现车顶倾角调节,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太阳能电池板包括滑杆,设置在滑杆上的三角立体折叠太阳能子电池板组和可滑动平面太阳能子电池板,所述三角立体折叠太阳能子电池板组和可滑动平面太阳能子电池板能够组成一块平面的电池板,或能够组成由多个三角立体折叠子电池板组和多个可滑动平面子电池板组成的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设有若干用于跟踪太阳移动状态的传感器。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于汽车的太阳能电池MPPT系统,三角立体折叠太阳能子电池板组包括至少三块三角立体折叠太阳能子电池板,三块三角立体折叠太阳能子电池板两端能够在滑杆上滑动,中间一块三角立体折叠太阳能子电池板能够升起并与相邻两个三角立体折叠太阳能子电池板成0~180°倾角构成一个三角立体折叠太阳能子电池板。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于汽车的太阳能电池MPPT系统,滑杆为两个,平行设置在车体顶端,由电力驱动,滑杆为可伸缩结构,每个可滑动平面太阳能子电池板的一端的两角设有安置在滑轨上的滑块,滑块为带电磁铁,在展开过程中使相邻滑块的带同极磁性互斥,快速展开,在收拢过程中,使滑块带异极磁性相吸,将太阳能电池板的四个角与滑杆的顶端固定,四个角设有永磁铁,尤其是在收拢过程中,电磁铁可以以保证电池板收拢结构固定,不发生偏移。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于汽车的太阳能电池MPPT系统,传感器为至少8个,其中四个布置在远离太阳能电池板中心的四个角,另外四个布置在靠近太阳能电池板中心的四个角。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于汽车的太阳能电池MPPT系统,所述太阳能汽车的车体前盖后盖以及两边均覆盖一层轻薄的薄膜电池。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用于汽车的太阳能电池MPPT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汽车运动过程中,启用靠近中心的四个光敏传感器,在汽车静止过程中,启用外围四个光敏传感器。
步骤2,光敏传感器,将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即电压值进行比对,在允许的误差范围±d以内时,d为用户自行设定,单位为伏特(V),表示电池板已经处于光照度最强的倾角。若误差范围大于±d,需要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四根液压杆的长度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8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