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蒜多糖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48312.2 | 申请日: | 2017-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赵静;李绍平;葛亚中;余庆涛;马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P7/04;A61P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 地址: | 529156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糖 提取物 制备 工艺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黑蒜多糖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应用。本发明通过制备工艺从黑蒜中提取的黑蒜多糖提取物,在药理学试验中具有很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以及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且在基因斑马鱼胚胎的毒性试验中无毒,可以通过制剂学知识,运用于抗血小板聚集和/或促进血管生成相关产品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蒜多糖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应用。
背景技术
黑蒜(black garlic),黑蒜又名黑大蒜、发酵黑蒜、黑蒜头,是用新鲜的生蒜,带皮放在高温高湿的发酵箱里发酵60~90天,让其自然发酵制成的食品。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人群突破2.9亿,冠心病的年发病人群突破64‰,脑中风年发病率165~245/10万。最近5年来,脑中风病正以每年近13%速度上升,有的地区有40%是中年人。大量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深部静脉血栓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与血脂、血粘、凝血及血小板聚集密切相关,特别是凝血及血小板聚集起到关键性作用。目前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主要包括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水蛙素等,这些准字药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口服常规剂量的抗凝药物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高达7-10倍。目前,尽管西医学在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上达到了很高水平,但也只能是治标,冠心病、脑中风都无法治愈。
血管生成又称为血管新生,是指毛细血管从原血管以出芽方式形成新血管床的过程。通常存在于胚胎形成和产后组织正常生长的过程中,成年女性生殖系统子宫内膜血管的周期性反复重建和组织受损后正常的修复也有血管生成的参与。出生后的血管再生方式主要包括血管生成和动脉生成。血管生成与动脉生成过程中可以发现两者在发生的部位、诱发和调节因素、结果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大部分的缺血性血管疾病需要同时促进血管生成和动脉生成。
为此,寻找能有效抗血小板聚集和/或促进血管生成的有效组药物或有效提取物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目前,关于黑蒜的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提高免疫力以及营养学功效等方面,主要由黑蒜中的大蒜素、含硫化合物等来发挥作用,但是对其有效成分的其他药理作用研究较少,更没有关于抗血小板聚集和/或促进血管生成方面的应用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蒜多糖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应用,使得所提取的黑蒜多糖提取物能够显著抗血小板凝集和促进血管生成。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针对目前关于黑蒜药理研究的空白,本发明提出了黑蒜在制备抗血小板聚集和/或促进血管生成的药物和/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同时,更为具体地,本发明还提出了黑蒜多糖提取物在制备抗血小板聚集和/或促进血管生成的药物和/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所进行的黑蒜多糖提取物药理试验中,所述黑蒜多糖提取物参照如下制备工艺获得:
步骤1、将黑蒜用水或乙醇加热提取,固液分离,取上清液,得黑蒜提取液;
步骤2、将黑蒜提取液回收溶剂,得黑蒜浓缩液;
步骤3、向黑蒜浓缩液中加入乙醇,静置,所得沉淀物经过处理,获得黑蒜多糖提取物。
其中,作为优选,步骤1为将黑蒜用2-50倍于黑蒜重量的水或乙醇溶液加热提取,固液分离,沉淀物重复加热提取1-2遍并固液分离,合并所有固液分离后的上清液,得黑蒜提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83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