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铬废水处理方法、处理系统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6977.X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1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韩全;张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益诺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2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曹津燕;王瑞琳 |
地址: | 51094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方法 处理 系统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铬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依次序包括:(1)将含铬废水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水;(2)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水进行生化处理,得到生化处理水;(3)将步骤(2)得到的生化处理水进行浓缩处理,得到浓缩处理高盐浓水和回用水;(4)将步骤(3)得到的浓缩处理高盐浓水进行蒸发结晶处理,得到回用水和结晶物;其中回用水标准为:pH 6‑8,电导率≤50,COD≤30,浊度≤1;该方法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从而达到电镀生产含铬废水的零排放或低排放,同时对废水中各金属离子实现较高纯度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行业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已经使用该方法对电镀行业含铬废水进行处理的系统,以及该方法或该系统在用于处理电镀行业含铬废水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含铬废水处理在废水处理工艺中常使用的方法为化学沉淀法、电解法及普通离子交换法等。上述处理方法及系统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不能做到含铬废水的零排放。其中,化学沉淀法在处理含铬废水中广为使用,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酸碱及硫酸亚铁、聚合氯化铝,从而增加了废水排放的含盐率,且废水中残留的铬离子难以达到排放标准。由于废水排放标准规定的受控物含量极低,则达到排放标准就需要投入超量的化学药品,其成本高且废水无法作为工艺用水回收使用。同时,化学沉淀法无法对废水中的铬离子进行直接回收,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泥中含有大量铬离子,因此污泥需再次处理,造成了二次污染;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成熟,运行稳定,但由于废水排放标准规定的受控物含量极低,所以使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时耗电量较大,处理成本高,并且易产生有毒气体,从而难以达标排放;而普通离子交换法则是采用有机骨架离子交换树脂来有效去除含铬废水中的各种有害离子,同时处理后的废水可以回用,但是在其废水处理过程中树脂的耗用量大,其再生液处理困难,还将消耗大量的酸碱,处理成本高。同时,有机骨架离子交换树脂在再生过程中还将造成树脂的大量破裂,经济性不高。
可以看出,目前针对含铬废水的各种处理方法均存在诸多问题,即使对各电镀厂的现有设备充分利用仍然无法达到废水的大部分或全部回用,而且对在废水中的有价值金属无法进行有效分离和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的含铬废水处理方法及相应的处理系统,从而达到电镀生产含铬废水的零排放或低排放,同时对废水中各金属离子实现较高纯度的回收,节约电镀行业生产用水量,显著减少电镀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减少酸碱的使用量,有效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设备投资的回收,推动和促进电镀行业的清洁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铬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依次序包括:
(1)将含铬废水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水;
(2)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水进行生化处理,得到生化处理水;
(3)将步骤(2)得到的生化处理水进行浓缩处理,得到浓缩处理高盐浓水和回用水;
(4)将步骤(3)得到的浓缩处理高盐浓水进行蒸发结晶处理,得到回用水和结晶物;
其中回用水标准为:pH 6-8,电导率≤50,COD≤30,浊度≤1。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含铬废水pH 4-6,其包含六价铬、三价铬、硫酸、硝酸、氧化物、COD等污染物;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的步骤为:
(1-1)将含铬废水引入破铬池,在破铬池中加入硫酸至pH为2-3,后加入亚硫酸钠至ORP值为230-270mv,进行破铬反应;
(1-2)将步骤(1-1)处理后的废水引入pH调节池,加入氢氧化钠至pH为8-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益诺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益诺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69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