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搅拌机底部卸料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6834.9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5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葛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建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B01F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搅拌机 底部 卸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混合机,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搅拌机底部卸料门机构。
背景技术
工业卧式搅拌机广泛用于塑料、石油、化工、食品、油墨等行业,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充分混合,搅拌好的物料通过搅拌机底部的卸料门排出搅拌桶。现有的搅拌机卸料门大多采用单门机构,搅拌机的出料口是设在圆槽形搅拌桶底部的方形口,截面形状为凸起的圆弧状,卸料门弧形板与搅拌桶出料口护板是等径的同心弧形,门体采用两个支撑轴座悬挂固定在出料口的下部,通过连杆机构推动门体的翻转从而控制卸料口的启闭。为了使门体转动灵活,通常在装配时门体弧板与搅拌桶桶体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由于施工环境复杂,搅拌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在卸料口处漏水渗料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卸料门处的物料凝结还会造成卸料门无法关闭,从而严重影响施工进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卧式搅拌机底部卸料门机构,使卸料门可以闭紧,保证搅拌桶的密封性,同时开启关闭更加流畅,降低卸料门的磨损变形概率,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卧式搅拌机底部卸料门机构,包括弧形料门、卸料门支撑座和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料门轴相连,卸料门支撑座固定在搅拌桶底部,料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卸料门支撑座上,料门轴的两端固定有圆形板,其中一侧的圆形板与料门轴通过键相连,弧形料门连接在两个圆形板的中间上端,两个圆形板的下端通过长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门轴和长轴均为偏心轴,偏心方向设在弧形料门开门方向一侧,弧形料门关门状态下,其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
由于将料门轴采用了偏心轴结构,因此弧形料门在关闭过程中逐渐内偏,使得其与搅拌桶越来越紧,保证了搅拌桶的密封性能,不会让物料或者其他杂物进入料门与桶体之间的缝隙,降低了对料门的磨损和变形的概率;弧形料门偏心导致其与桶体弧形板之间的额接触为线接触,因此开门时十分省力。
优选的,弧形料门关门状态下,其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10°。进一步减小了开门扭力。
优选的,料门轴的直径与偏心量之比为1.8~2.2。
由于偏心量过大关门时会出现弧形料门还没有关闭到位就与桶体弧形板咬合的现象,因此上述优选的偏心量的数值范围是根据多次试验论证。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机构3的另一端与气缸、电动伸缩杆或者液压缸相连。
本发明结构简单,避免了弧形料门失效导致的搅拌机不能正常工作,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卧式搅拌机底部卸料门机构,包括弧形料门1、卸料门支撑座2和连杆机构3,连杆机构3的一端与料门轴4相连,卸料门支撑座2固定在搅拌桶5底部,料门轴4通过轴承安装在卸料门支撑座2上,料门轴4的两端固定有圆形板6,其中一侧的圆形板6与料门轴4通过键相连,弧形料门1连接在两个圆形板6的中间上端,两个圆形板6的下端通过长轴7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门轴4和长轴7均为偏心轴,偏心方向设在弧形料门1开门方向一侧,弧形料门1关门状态下,其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
由于将料门轴采用了偏心轴结构,因此弧形料门在关闭过程中逐渐内偏,使得其与搅拌桶越来越紧,保证了搅拌桶的密封性能,不会让物料或者其他杂物进入料门与桶体之间的缝隙,降低了对料门的磨损和变形的概率;弧形料门偏心导致其与桶体弧形板之间的额接触为线接触,因此开门时十分省力。
优选的,弧形料门1关门状态下,其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5°~10°。进一步减小了开门扭力。
优选的,料门轴4的直径与偏心量之比为1.8~2.2。
由于偏心量过大关门时会出现弧形料门还没有关闭到位就与桶体弧形板咬合的现象,因此上述优选的偏心量的数值范围是根据多次试验论证。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机构3的另一端与气缸、电动伸缩杆或者液压缸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建,未经葛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68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油炸锅(DF‑189)
- 下一篇:茶炉外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