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6105.3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4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祺;谢明维;李从心;易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8 | 分类号: | B60W30/08;B60W30/09;B60W40/064;B60W40/10;B60W40/105;B60W40/076;B60W4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车辆所处路面所能提供的最大减速度;获取包括目标车辆与当前车辆之间的相对速度和/或时距的第一数据;其中,目标车辆为位于当前车辆的前方且距离当前车辆最近的车辆;根据第一数据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处于制动状态;在目标车辆处于制动状态时,获取当前车辆所需的目标减速度;根据最大减速度和目标减速度,判断当前车辆是否存在追尾风险;当存在追尾风险时,控制当前车辆以最大减速度减速制动且转向。该方法将当前车辆所处路面所能提供的最大减速度和所需的目标减速度作为判断是否存在追尾风险的一个依据,解决了现有ACC控制过程中未考虑路面附着条件,导致控制效果差、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与传统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降低了排放、减少了机油泄露带来的水污染。因此纯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
自适应巡航系统(Adaptive Cruise Control,简称ACC)控制车辆的安全行驶,可以有效地缓解了驾驶员的驾驶疲劳,保证了车辆的安全行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过小时,ACC可以通过与制动防抱死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协调动作,使车轮适当制动,并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下降,以使车辆与前方车辆始终保持安全距离。目前,自适应巡航系统在传统燃油汽车上应用较多,而在纯电动汽车上却很少被应用。
ACC的控制能力往往会受到路面附着条件的影响。尤其在沙地、泥地、雪地等低附路面条件下,当前方车辆进行紧急刹车时,由于路面能够提供的附着力有限,在ACC的激活条件下,会出现当前车辆刹车力不足,从而造成追尾风险,因而会降低控制效果,进而降低汽车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控制方法,以实现根据车辆所处的路面所能提供的最大减速度和车辆所需的目标减速度,判断车辆是否存在追尾风险,用于解决现有汽车控制方法中没有考虑路面附着条件,造成控制效果差,汽车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车辆所处路面所能提供的最大减速度;获取包括目标车辆与当前车辆之间的相对速度和/或时距的第一数据;其中,目标车辆为位于当前车辆的前方且距离当前车辆最近的车辆;根据第一数据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处于制动状态;在目标车辆处于制动状态时,获取当前车辆所需的目标减速度;根据最大减速度和目标减速度,判断当前车辆是否存在追尾风险;当存在追尾风险时,控制当前车辆以最大减速度减速制动且转向。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当前车辆所处路面所能提供的最大减速度,以及包括目标车辆与当前车辆之间的相对速度和/或时距的第一数据,根据第一数据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处于制动状态,在目标车辆处于制动状态时,获取当前车辆所需的目标减速度,并根据最大减速度和目标减速度,判断当前车辆是否存在追尾风险,当存在追尾风险时,控制当前车辆以最大减速度减速制动和转向。在本实施例中,在ACC原有功能上增加根据路面附着条件判断车辆是否存在追尾风险的功能。当前方车辆处于制动状态时,将当前车辆所处路面所能提供的最大减速度和当前车辆所需的目标减速度,作为判断是否存在追尾风险的一个依据,解决了现有ACC控制过程中没有考虑路面附着条件,导致控制效果差、安全性低的问题,提高了汽车控制效果和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6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