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6069.0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7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董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东信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9D175/04;C09D5/02;C09D5/18;C09D7/12;B05D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高度为100mm或200mm的吸波材料,主要是聚氨酯海绵吸波材料,聚氨酯海绵吸波材料是经浸渍吸波剂、阻燃剂、表面喷涂涂料等系列工艺加工制成的,因吸波剂和阻燃剂是通过浸渍处理吸附于聚氨酯泡沫孔内,吸波剂和阻燃剂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易脱落,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使用性能,而且浸渍工艺后夏天一般需要晾晒两周、冬天则需要晾晒一个月,其生产周期漫长;聚氨酯海绵属于开口气孔,易吸潮,导致吸波性能下降。聚氨酯海绵还是软质结构,切割后受挤压、潮气等因素尺寸容易发生变化,不能保证外观尺寸完全一致;另外聚氨酯海绵浸渍后,重量基本为原来海绵重量的3倍左右,而且聚氨酯海绵吸波材料都是实心结构,如果产品不用时,需要大量的空间来存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制备新型吸波材料,解决了上述聚氨酯海绵吸波材料因自重大易垂尖、掉碳粉污染环境影响性能、使用寿命短、存放空间大、生产周期长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波材料,所述吸波材料为涂有水性导电涂料的发泡聚苯乙烯;
所述发泡聚苯乙烯的形状为若干个V形发泡聚苯乙烯组成的波浪板;
所述水性导电涂料包括水、分散剂、消泡剂、导电剂、阻燃剂。
本发明所述V形发泡聚苯乙烯的高度、宽度、厚度的比例优选为100-200:45.5-83.4:10-20。
本发明所述发泡聚苯乙烯优选为阻燃级别为B1级,极限氧指数为35;
预发后聚苯乙烯的密度为20kg/m3,粒径为0.8-1mm。
本发明所述水性导电涂料优选为包括水、分散剂、消泡剂、石墨、氢氧化镁、聚磷酸铵、弹性聚氨酯乳液。
本发明所述水性导电涂料优选为,按重量百分比,由下述组分组成:
本发明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上述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发泡聚苯乙烯模压成型,得到发泡聚苯乙烯波浪板;
②按预定重量百分比,将分散剂、消泡剂、导电剂、阻燃剂依次加入到水中,2000r/min搅拌2h,再将转速调整至300r/min加入胶黏剂搅拌1h,得到水性导电涂料;
③将水性导电涂料涂在发泡聚苯乙烯波浪板上,得到吸波材料。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与现有制备方法的区别如下表1所述:
表1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与现有制备方法对照表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①本发明所述吸波材料为硬质材料,其结构牢固、机械性能好、抗张强度高、无垂尖现象;
②本发明所述吸波材料阻燃性能优异,阻燃级别可达GB8624B1级,氧指数可达35;
③本发明所述吸波材料重量轻、密度小,为相同规格的聚氨酯泡沫实心吸波材料重量的一半,便于安装、维护和更换;
④本发明所述吸波材料不使用时可叠放,大大节省了存放空间;
⑤本发明所述吸波材料自体密闭,无扬尘弊端,洁净优异,完全符合ISO14644-1class4洁净室标准(10.000级);
⑥本发明所述吸波材料使用寿命大于40年,具有超长的产品生命周期。
⑦本发明所述吸波材料的生产周期只需要3天,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本发明附图2幅,
图1为实施例1所述吸波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所述吸波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下述发泡聚苯乙烯的阻燃级别为B1级,极限氧指数为35;预发后聚苯乙烯的密度为20kg/m3,粒径为0.8-1mm。
实施例1
一种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发泡聚苯乙烯模压成11个V形发泡聚苯乙烯组成的波浪板,得到发泡聚苯乙烯波浪板;
所述V形发泡聚苯乙烯的高度为100mm、宽度为45.5mm、厚度为10mm;
②按重量百分比,将2%分散剂、0.4%消泡剂、9%石墨、10%氢氧化镁、7%聚磷酸铵依次加入到25%水中,2000r/min搅拌2h,再将转速调整至300r/min加入余量的弹性聚氨酯乳液搅拌1h,得到水性导电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东信微波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东信微波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6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光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面积二维有序氧化钇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