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鱼腥草食用幼嫩茎段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5577.7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1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蔡仕珍;叶充;李西;潘远智;邓辉茗;龙聪颖;刘光立;宋会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9/10;A01C21/00;A01B79/02;A01G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鱼腥草 食用 幼嫩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腥草的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鱼腥草食用幼嫩茎段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又名折耳根、蕺菜等,是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具有特殊风味的地方特色食用植物。据统计,每100克鱼腥草含碳水化合物0.3克、膳食纤维0.3克、维生素A575微克、胡萝卜素3450微克、维生素C 70毫克、钙123毫克、磷38毫克、钠2.6毫克、镁71毫克、铁9.8毫克、锌0.99毫克、铜0.55毫克、锰1.71毫克。其秋冬挖掘的老根茎可以炖食,夏秋采收的茎叶晒干后可以泡茶喝、而最具有特色的是春季采其幼茎,凉拌而食,其味涩、腥、苦、甜,口感清脆,是我国西南地区地道的风味菜,颇受喜爱。由于春季鱼腥草出土后,幼嫩茎段比较短,产量比较低,夏秋开花结实前明显抽薹拔节,产量相对较高,但结实前的地面茎段的色彩和口感明显下降,不是最佳凉拌食用食材。如何通过栽培途径培养优质高产的幼嫩茎段,是提高鱼腥草蔬菜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生鱼腥草食用幼嫩茎段的培养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鱼腥草幼嫩茎段产量低,色泽和口感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野生鱼腥草食用幼嫩茎段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育苗大棚和育苗床
选一地势平坦的地块,将地面平整,搭建宽5-5.5m,长60-62m,拱高2.5-2.8m的大棚,在棚内按宽1.0-1.2,长56-58m的规格建立苗床,在各苗床四周用砖砌成高18cm的壁垒,然后向苗床内填10-12cm厚的栽培基质;其中,一个大棚内安排3个苗床,每个苗床之间间隔50cm;
(2)播种育苗
3-4月播种,在播种前一周,用500倍液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浇灌苗床进行消毒,在播种前按每平方1-1.2kg的用量在基质表面撒一层过磷酸钙肥料,然后疏松2-5cm的表层基质,将过磷酸钙与表层基质充分混合,再平整表层基质。
选取优质的野生鱼腥草种子,按500-550粒/平方米的密度进行播种,播种后不盖土,用雾化水进行喷洒,使种子与基质紧密结合。播种后保持大棚内温度为20-25℃,湿度为85%以上,若湿度不够,则可通过空中喷雾的方法增加其湿度。
种苗出土20天后,开始追肥,每平方苗床追肥40-45g,每周追肥一次,每次追肥3天后,用0.1%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辅助施肥一次,培养壮苗;其中,施用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20-22份、硝酸钾10-12份和硝酸钙10-12份。
(3)选苗培养
次年2-3月,在鱼腥草种苗床中选择生长健壮,长势一致的鱼腥草种苗,从地下1-2节处剪取带顶端的插条,去除大叶片,保留小叶和节上的根,尤其保留其嫩根,用600-800倍液50%多菌灵消毒后待用。
(4)培养土壤的选择和整地作床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力适中的壤土或沙壤土,且靠近种苗圃的地块。
地块选好后,彻底清除杂草和碎石,深耕晒垡,栽植前每亩均匀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该农家肥为在沼气池中腐熟一年时间而成的腐熟农家肥),耕翻耙平,然后喷洒500倍液的50%多菌灵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做到地块疏松、肥沃、平整、无病虫害,在消毒后的地块上作床,床宽100-120cm,高15-20cm。
(5)栽植种苗
将步骤(3)所选取的种苗按行株距为10cm×10cm开穴栽植,栽植时将带根的茎段全部埋入土中,稍稍按压后浇水,一星期左右便可长出新芽。
需注意的是,当天取的种苗当天栽,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采取和栽植。
(6)生长调控与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5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七叶一枝花的快速结实繁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产盐渍地花生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