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环保套筒式热解气化再燃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4637.3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9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湛波;杨丹;吴慧玲;韦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益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42;C10J3/72;C10J3/82;C10J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保 套筒 解气 再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环保套筒式热解气化再燃炉。
背景技术
垃圾的热解气化效果与所利用的热解气化工艺密切相关。目前,常见的固定床热解气化工艺有四种类型:上吸式、下吸式、横流式、开心式。其中横流式和开心式热解气化过程存在对原料粒径要求较高、气化效率不高的问题,不适合作为垃圾的热解气化方式。针对垃圾热解气化工艺的研究及示范主要围绕上吸式和下吸式两种类型进行。
专利CN104456575A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热解燃烧炉及其运行工艺,该热解燃烧炉明提供的大容量立式套筒炉由热解气化炉膛和环绕其四周的环状二次燃烧室组成,在环状二燃室中又设置了五道实墙和四道花墙,五道实墙分割出五个二燃室炉膛。灰斗内经输料管设置有炉排驱动器,灰斗侧壁上还设置有一次风供给系统,存在着一次风供给不均匀的严重问题。另外,灰斗的排灰系统和一次风供给系统设置的太近,使得排灰系统的密封性很差。
相关研究显示,炉内原料流动及布风的均匀性对热解气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是实现高效热解气化的关键。原料从上往下流动过程存在压缩、体积收缩的过程,容易发生架桥及棚料的问题,而布风不均匀会导致局部高温燃烧,造成气化气中CO2含量增加,并对炉排产生损坏,两者均会明显降低热解气化效率,降低可燃气体的品质。如何高效、无害化解决热解气化技术充分燃烧垃圾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环保套筒式热解气化再燃炉。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环保套筒式热解气化再燃炉,包括热解气化炉和围绕其四周的转向室、脱氯室和再燃烧室组成;所述热解气化炉的底部设有布风装置和排渣装置,所述布风装置包括至少2个截面收缩的一次风管道和2个环状风管,所述一次风管道与环状风管连接,环状风管的侧壁开孔,孔径为30~50mm,在热解气化炉的底部截面上形成均匀布风;所述一次风管道与水蒸气管道连通,用于往热解气化炉中输入水蒸气。
所述热解气化炉采用中部出气的固定床气化炉做为热解气化主体装置。中部出气的固定床气化炉内从上往下依次是干燥区、热解区、气化区和燃烧区,由炉体顶部中间进料口进料,经布风装置(进风系统)控制通入空气的量,依靠燃烧区释放热量,生成烟气经气化区还原为可燃气体,并携带热解区及干燥区挥发成分,经排气系统进行排气。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风管道从热解气化炉底部的侧壁通入内部;优选地,所述布风装置设置于炉排的塔篦下方。所述一次风管道设有流量计和调节阀。一次风管道与空气预热器连接,由流量计及调节阀控制流量进入一次风管,实现炉体圆周截面上的均匀布风。
进一步地,所述排渣装置包括与热解气化炉底部排渣通孔连接的第一闸阀、与第一闸阀连接的中间储料段,所述中间储料段的底部还设有第二闸阀。
进一步地,所述炉排的转轴连接拨灰板,所述拨灰板位于布风装置的下方;所述转轴在与热解气化炉底部连接处设有排渣椎体;优选地,所述排渣椎体的底部半径和转轴与排渣通孔的距离相等。排渣装置为具有锥角的旋转炉排,安装与炉体底部中间位置,实现炉内底部灰分流动的稳定,通过两级排灰阀将灰分从排灰炉门间歇排出,并保证排灰装置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热解气化炉的中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转向室连通;所述转向室的底部与脱氯室连通;所述脱氯室的顶部与再燃烧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再燃室的个数为6~10个,再燃室之间通过位于顶部或底部的通孔连通,实现气流采用上下折流式燃烧。
进一步地,所述热解气化再燃炉还设有二次进风管道,所述二次进风管道分别与再燃室Ⅰ和再燃室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脱氯室上部设置有放散阀和防爆阀。
进一步地,所述脱氯室内部竖直方向交错设置装有固体脱氯剂的装置,固体脱氯剂的成分有Al2Si2O5(OH)4、Ca(NO3)2、Ca(OH)2、Mg(NO3)2、Cu(NO3)2、Zn(NO3)2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益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益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4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秸秆类生物质甲醇合成气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粉煤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