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胶玻璃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4529.6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钢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闫艳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夹胶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所述第一玻璃基材和第二玻璃基材之间粘连有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醛60~80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20~30份、纳米浆料3~8份、增塑剂20~35份、抗氧剂5~10份、偶联剂10~20份、抗静电剂3~8份;
所述纳米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四氯化锡10~30份、硫酸氧钒20~40份、氨水80~100份、去离子水3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醇缩丁醛72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26份、纳米浆料5份、增塑剂28份、抗氧剂6份、偶联剂15份、抗静电剂6份;
所述纳米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四氯化锡20份、硫酸氧钒36份、氨水90份、去离子水4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柠檬酸三乙酯、偏苯三酸酯、己二酸二异癸酯、磷酸三(2-乙基己)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酸酯、N,N'-二乙酞基硫代二丙酞基双肼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聚醚酯酰胺、聚苯乙烯磺酸钠、硬酯酰三甲基氯化铵、(月桂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硫酸甲酯盐、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β-羟乙基铵二氢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夹胶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浆料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四氯化锡、硫酸氧钒、氨水混合,搅拌20~30min,静置沉淀,再放入100~120℃的烘箱中烘20~22小时,放入窑炉内,620~650℃烧结2~3小时得到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加入去离子水,放入砂磨分散机中研磨30~40min,得到纳米浆料;
(2)胶膜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纳米浆料、增塑剂、抗氧剂、偶联剂、抗静电剂混合,30~40℃搅拌1~2小时,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热压成型得到胶膜;
(3)热熔层压:将第一玻璃基材与第二玻璃基材清洗干净,烘干,0.02~0.06Mpa的负压下将第一玻璃基材、胶膜、第二玻璃基材依次叠合,160~180℃下施加压力粘连得到该夹胶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胶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施加的压力为5~10Mpa,施加时间为40~5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钢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钢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45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