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实空间活动与网络空间行为时空联动作用评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44308.9 | 申请日: | 2017-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3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方志祥;萧世伦;倪雅倩;于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7 | 分类号: | G06F16/9537;H04W4/02;G06Q10/06;G06Q50/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实 空间 活动 网络 行为 时空 联动 作用 评价 方法 | ||
1.一种现实空间活动与网络空间行为时空联动作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手机时空轨迹数据计算活动期间活动区域手机用户数;
步骤2:利用手机时空轨迹数据,通过识别步骤1中手机用户的“家”的位置,统计“家”与活动发生区域的OD流,构建现实空间的活动辐射力模型,其中,O表示起点,D表示终点;
所述现实空间的活动辐射力模型为:
其中:mi,nj分别表示位置i,j的人口数量;sij表示距离位置i半径为rij的区域的人口总数;rij表示位置i,j之间的距离;表示从位置i出发的总人数,与位置i的人口数量mi成比例;Fij表示从位置i移动到位置j的手机用户数;
步骤3:根据与活动相关社交媒体数据增长规律,利用logistic模型构建网络空间的活动辐射力模型;
所述网络空间的活动辐射力模型为:
其中,N为时间t与活动相关的已发布的微博数量;r表示微博发布增长量;K为活动发生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布的微博数最大值;N0表示时间t0时与活动相关的初始微博数;
步骤4:构建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的综合时空辐射力模型,作为时空联动强度的计算依据;
所述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的综合时空辐射力模型为:
其中:分别表示时刻t,活动在区域i,j在现实空间、网络空间中的活动时空辐射力,辐射力综合系数a体现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时空联动强度;
步骤5:通过比较活动在现实空间、网络空间、现实空间-网络空间的时空辐射力、传播速度,计算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的时空联动强度;
所述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的时空联动强度计算公式为:
STLIt=αSt+βTt+γVt (4);
其中:St表示t时刻现实空间活动与网络空间行为在空间范围的重叠度;Tt表示现实空间活动与网络空间行为的影响在时间上的重叠度;Vt表示t时刻活动影响传播速度;α,β表示活动对应的时空联动强度受活动空间范围重叠度、时间范围重叠度影响的权重系数,γ表示活动在现实空间、网络空间中传播,空间范围增长速度的权重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实空间活动与网络空间行为时空联动作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统计每天0:00~6:00期间手机用户出现次数最多的基站视为手机用户“家”的位置,计算活动区域手机用户的家构成的区域大小作为活动的空间影响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43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