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厚回填层桩基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3680.8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7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胡碧海;马国新;张佩军;屠永安;张敏;刘向荣;张巧;吴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舟山)兴海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王东伟 |
地址: | 316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填 桩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厚回填层桩基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机械在超厚回填层上开挖用于埋设钢管护筒的基坑,基坑的深度超过5米;回填料中含有粒径大于500mm的块石,回填层厚度11m以上;在基坑的底部填入粘土层,然后将钢管护筒沿竖直方向设置到基坑中,粘土层的厚度大于500mm;回填后的钢管护筒的顶端要露出地面;利用粘土和水搅拌制备泥浆,泥浆比重大于1.35;将制备的泥浆灌注到钢管护筒内,让泥浆注满钢管护筒;采用锤击桩锤击钢管护筒内的回填层,泥浆护壁成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超厚回填层桩基成孔质量,使超厚回填层桩基成孔更加方便、高效和快捷,进而可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的超厚回填层桩基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厚回填层桩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沿海地区采用开山回填形成陆域的项目,其回填料中存在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场地未经强夯处理,回填层结构相对松散;海域回填时正式海堤一般未形成,海面潮位对场区地下水位影响明显;部分项目由于原海域基层标高较低,需回填大量开山碴土,形成超厚的回填层;上述问题对项目施工建设,特别是桩基施工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造成桩基孔壁坍塌、孔径过大、缩颈、护壁泥浆流失、桩机无法正常钻进等问题,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可弥补的危害。
对于超厚回填层的桩基施工,目前较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
1、锤击桩成孔
采用冲击锤锤击成孔,利用高比重泥浆形成孔壁支护,从而穿透回填层成孔;本工艺优点:无需大型设备投入,对场地要求低,振动小;缺点:施工周期长,地下水位对护壁成型影响较大。
2、采用全钢护筒加锤击穿透回填层
采用内外模管形式,大型锤击桩机将内模管锤击穿透回填层,外模管同时全厚度跟随下沉,成孔后取出内模管,成桩后采用振动形式取出外模管。该工艺优点:钢管可周转,施工速度快;缺点:需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对场地要求高;强噪声,振动大,施工易产生挤土效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超厚回填层桩基成孔质量,使超厚回填层桩基成孔更加方便、高效和快捷,进而可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的超厚回填层桩基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超厚回填层桩基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机械在超厚回填层上开挖用于埋设钢管护筒的基坑,基坑的深度超过5米;
所述超厚回填层是指场地紧邻海堤,场地地表水受海面潮位影响的开山回填形成的场地,场地未进行强夯处理,回填层通过自然沉降密实,内部结构相对松散;回填料中含有粒径大于500mm的块石,回填层厚度11m以上;
B、在基坑的底部填入粘土层,然后将钢管护筒沿竖直方向设置到基坑中,粘土层的厚度大于500mm;
C、回填后的钢管护筒的顶端要露出地面;
D、利用粘土和水搅拌制备泥浆,泥浆比重大于1.35;
E、将制备的泥浆灌注到钢管护筒内,让泥浆注满钢管护筒;
F、采用锤击桩锤击钢管护筒内的回填层,泥浆护壁成孔,锤击成孔至地下水位影响线以下;
G、向灌注有泥浆的钢管护筒内加入硅酸盐水泥,并与泥浆充分搅拌,形成水泥浆,然后静置12小时以上,再继续锤击桩锤击钢管护筒内的回填层,直至锤击成孔穿透超厚回填层。
进一步地,所述锤击成孔的速度为每30分钟贯入度控制在0.5-1.25m,遇大粒径块石时每30分钟贯入度控制在0.1-0.35m;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护筒的内径为800mm,所述锤击桩的锤头直径为600mm,锤头长2.7米,锤头重3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舟山)兴海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化(舟山)兴海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36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隧道气源降温设备
- 下一篇:自动放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