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钠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2662.8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1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权;孟庆飞;余佳川;马娟;邱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新能源(武汉)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4 | 分类号: | H01M10/054;H01M10/0567;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1 | 代理人: | 杨宇 |
地址: | 43020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钠离子 电池 电解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钠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在众多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长循环性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方面。而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锂的需求量必然增加。而锂资源的储量有限,并且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均匀,如果继续选择锂离子电池作为大规模储能器件,必然会增加成本。而钠与锂二者同属于碱金属元素,钠原子与锂原子具有非常类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且脱/嵌机制类似,最重要的是钠资源非常丰富且分布广泛,因此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与开发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锂资源短缺引发的储能电池发展受限问题,钠离子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有诸多的优点,如成本低,安全性好,随着研究的深入,钠离子电池将越来越具有成本效益,并有望在大规模储能系统,可移动式充电桩和低速电动车这三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碱性很强,会与电解液中的碳酸酯发生反应,促使其分解;另外,电解液中含有的微量水分会与溶剂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导致电池在储存与工作过程中电解液发生分解,生产气体,导致电池内压增大,外壳变形,电池膨胀,向外析气,甚至发生漏液风险,产生的气体在正负极之间,使得电池内各个部件的电接触变差,阻抗变大,电池性能下降等问题,因此,产气现象成为影响钠离子电池电性能与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所以解决电解液分解产气问题是钠离子电池应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酸酐类添加剂,可以中和正极材料表面的碱性,抑制金属氧化物的碱性对碳酸酯的分解作用,同时,酸酐也作为痕量水分(如极片中难以烘出的结晶水)的争夺剂,优先与水反应,抑制电解液水解,使得钠离子电池在储存、充放电的过程中,减少气体的产生,从而提升钠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由溶剂、电解质与添加剂组成,所述添加剂包括丁二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0.01wt%~30wt%。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0.2wt%~10wt%。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电解质为六氟磷酸钠或高氯酸钠;所述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溶剂所包含的组份及各组份的体积比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1:(0.2~2):(0.2~2)或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1:(0.2~2)。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电解质在所述电解液中的浓度为0.1~1.5mol/L。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钠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壳体组成,所述电解液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钠离子电池电解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的钠离子电池A1与对比例中的钠离子电池B的循环性能测试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电解液制备
室温下,在手套箱中,将溶剂按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乙酯(DEC)=1:0.5:1.5的比例(体积比)混合,取100mL混合液,向其中加入16.8g六氟磷酸钠(NaPF6)配成溶液,然后在该溶液中加入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丁二酸酐,添加比例为2wt%,搅拌均匀即为本发明的电解液。
(2)正极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新能源(武汉)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电子新能源(武汉)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2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设备的夹持爪
- 下一篇:一种发泡陶瓷翻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