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和催化剂及其应用以及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2544.7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韩书亮;李良杰;吴宁;郝建国;陈淑明;徐林;王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10/16 | 分类号: | C08F210/16;C08F210/14;C08F4/642;C08F4/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组合 及其 应用 以及 乙烯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含有式(1)所示结构的催化剂前体I和式(2)所示结构的催化剂前体II,
式(1)中,R1和R3各自独立地为甲基,R2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R5和R6为五氟苯基;式(2)中,R1’和R3’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叔丁基;R2’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R5’和R6’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苯基,
式(1)和式(2)中,M1和M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钛、锆和铪中的一种;
且催化剂前体I和催化剂前体II不同,
催化剂前体I和催化剂前体II的摩尔比为1:0.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M1和M2为钛。
3.一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前体组合物和烷基铝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前体I、催化剂前体II和烷基铝氧烷的摩尔比为1:0.3-1.1:100-200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催化剂,其中,所述烷基铝氧烷中的烷基为C1-C5的烷基。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催化剂,其中,所述烷基铝氧烷为甲基铝氧烷和/或异丁基铝氧烷。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催化剂,其中,所述烷基铝氧烷为甲基铝氧烷。
8.权利要求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9.一种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包括在有机溶剂和烷基铝氧烷的存在下,将乙烯、α-烯烃与式(1)所示结构的催化剂前体I进行第一接触,然后将第一接触所得的混合物与式(2)所示结构的催化剂前体II进行第二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前体I、催化剂前体II和烷基铝氧烷的摩尔比为1:0.3-1.1:100-200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的条件包括接触温度为-30℃至150℃,接触压力为1-8atm,接触时间为5-30min;所述第二接触的条件包括接触温度为-30℃至150℃,接触压力为10-30atm,接触时间为5-30min。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烷基铝氧烷中的烷基为C1-C5的烷基。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烷基铝氧烷为甲基铝氧烷和/或异丁基铝氧烷。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烷基铝氧烷为甲基铝氧烷。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L所述有机溶剂,催化剂前体I的用量为50-300μmol。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α-烯烃为C3-C10的α-烯烃。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α-烯烃为1-己烯和/或1-辛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25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