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诱导激酶1作为制备或筛选抗癫痫药物靶点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2543.2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3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谭国鹤;束会娟;刘媛媛;赵劲民;伍伟锋;蓝秀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C12Q1/02;G01N33/573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癫痫 制备 抗癫痫药物 潜在物质 激酶 盐诱导 筛选 靶点 有效预防 新靶标 可用 癫痫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诱导激酶1作为制备或筛选抗癫痫药物靶点的用途,本发明首次提出Sik1抑制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为有效预防、控制或治疗癫痫病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新靶标。本发明还提供筛选抗癫痫的潜在物质。再从潜在物质中找到可用于制备抗癫痫的药物的物质,能够更好地实现抗癫痫作用而产生尽可能少的副作用,为癫痫病人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盐诱导激酶1作为制备或筛选抗癫痫药物靶点的用途。
背景技术
癫痫病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神经系统疾病,颞叶癫痫是其最常见的一种,由于异常放电神经元所涉及的部位不同,可表现为发作的运动、感觉、植物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癫痫病是一种危及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约占世界各地的约1-2%。癫痫病发作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其中包括生命期限缩短、身体外伤、神经心理和精神障碍,以及社会能力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给国家、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但目前本领域中对癫痫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癫痫发作可以由多种刺激性因素所诱发,例如结构损伤、电刺激或化学试剂,进而触发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最终可引起大量的基因表达,这其中包括一些即早基因、蛋白激酶、营养因子等等,它们都可进一步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癫痫发作活动可以诱导许多基因出现表达改变,而这种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与其关联的细胞事件,对癫痫脑内的结构功能构成动态的影响,从而参与或调解癫痫发生演变的过程,在体内形成了一个自我调整、拮抗或适应的过程。例如,神经元活性诱导的BDNF表达会促进颞叶癫痫发生;癫痫发作活动诱导的Neuregulin1活性上调可以反馈性地抑制颞叶癫痫的发生进程;这些都说明,大脑内活性依赖的特定基因表达或者蛋白活性改变可能会参与或介导癫痫发生的过程。针对这些靶点的药物或干预操作往往会带着很严重甚至是致命性的副作用,从而限制了其在癫痫病中的实践应用。因此,尽管目前已知一些癫痫在遗传学和流行病学上的病因,本领域人员除了外科切除手术以外仍然没有找到理想的抗癫痫靶点和有效的药物。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从癫痫发病机制出发,研究找到抗癫痫靶点以及药物。
盐诱导激酶1(Salt-inducible kinase 1,简称Sik1)是一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属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家族,目前对它的相关研究还不多,尤其在脑内的生物学功能还不明确。经过研究,本发明发现盐诱导激酶1及其激动剂、激活剂、上调剂或促进剂等抗癫痫潜在物质,不仅可以响应癫痫活动,还能有效地抑制癫痫发生或发展的进程,为癫痫病的预防和治疗揭示了一个细胞类型特异性的、有效的新靶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盐诱导激酶1作为制备或筛选抗癫痫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筛选抗癫痫的潜在物质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抗癫痫潜在物质作为制备抗癫痫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所获得的抗癫痫药物及其用途。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盐诱导激酶1(Salt-inducible kinase 1, Sik1)是一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属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家族。本发明人经过研究首次发现盐诱导激酶1(Salt-induciblekinase 1, Sik1)的表达在癫痫发作后显著上调;Sik1可以通过调节下游信号分子的活性来延缓癫痫病的形成、抑制癫痫持续状态、降低癫痫活动引起的脑高兴奋性状态、和/或抑制癫痫发作引起的苔藓纤维发芽;Sik1的基因敲除、拮抗剂、抑制剂或阻断剂能够加速癫痫病的形成和/或促进苔藓纤维发芽;基于此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人还发现了一个Sik1抗癫痫作用的细胞学环路机制,因此,Sik1将为制备或筛选抗癫痫药物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为癫痫病的预防和治疗揭示了一个细胞类型特异性的、有效的新靶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未经广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2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